连日来,晋安北峰寿山乡红寮村的王大妈忙着为儿子采购结婚用品。与以前不同的是,王大妈不必再走几十公里的山路跑到市区去买,在家门口的农家连锁店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了。近日,北峰山区首批5家农家连锁店宦溪镇宦溪村店、寿山乡红寮村店、宦溪镇弥高村店、日溪乡西洋村店和汶石村店陆续开张。农家店在北峰的推广,悄悄地改变了当地农民“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的传统购物方式。
王大妈光顾的农家连锁店于10多天前开业。进入店内,只见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敞开式的货架,商品一律明码标价。100多平方米的店里,小到钢笔、牙刷、蔬菜,大到衣物、鞋帽、农资等几百个品种,村民可以自选。来这里购物的农民络绎不绝,“要啥有啥,还能自己选,村里人都不用进城就能逛‘超市’了!”
这家农家店由原有小商店改造而成。老板陈瑞花介绍说,过去十多年,都是自己进货,由于鉴别能力差,有时会进到假货。农家连锁店由于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货真价实、服务周到,受到村民的欢迎,营业额比过去增加约1/3。
北峰5个农家店都属福州永嘉福贸易有限公司的加盟连锁店。该公司拓展部经理薛伯建告诉记者,农家店在北峰的推广起步时比较困难,筹备开设第一家店的时候,由于丧失自主采购权和怀疑能否收回改造所需要的成本,很多店主都不愿意加盟,经过再三沟通,终于有一家愿意“尝试”。由于有了这家店作为“样板”,一些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小商店老板陆续找到他们,要求加盟。公司计划通过乡镇样板店,以点带面,争取2年内在北峰的每个村都设立农家店。
北峰山区是晋安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一个缩影。 为改善农民的消费环境,防止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流通,2005年,商务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欲用三年时间在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建设改造25万家标准的农家店。农家店不仅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还要达到一定的商品配送率,更要有整齐的货架和干净的环境及统一的标识。至2007年底,晋安区已有福建永辉集团有限公司、福州永嘉福贸易有限公司、福建农贸集团、中化化肥福建分公司等公司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建成农家店、农资店55家,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2个,农资生产资料配送中心2个。晋安区计划,从2006年至2009年,用3年时间初步建成以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福州日报记者 覃作权 通讯员 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