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天气始终“热情似火”。与天气一样热情的,是一群特殊的评估人员,他们在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陪同下,出现在区内近百家食品生产企业的车间、库房,细致地检查着每一本台账、每一件设备、每一处厂房环境。这是该区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体系评估的场景。
为有效解决食品生产企业点多面广与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提升辖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保障能力,今年以来,萧山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全区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检查评估。
截至目前,该局已完成98家企业的现场评估工作,共排查发现13大类问题,其中重点问题7项;目前已完成整改企业73家,占总数的74.5%;未提交整改报告的4家、仍需补充整改的21家企业已纳入整改督办计划,对存在重点问题的7家企业已落实挂牌督办、重点管控。
通过此次第三方食品安全体系评估,该局边实践边总结,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建立“科室—基层所(分局)—评估机构”各司其职的职责体系,通过科室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重点、评估机构客观真实评价企业实际状况,基层所(分局)监督评估工作和整改闭环,促进食品安全管理的效能提升。二是固化“检查—备案—整改—复查”的工作流程,食品科牵头明确涵盖企业生产环境、进货管理、生产过程、贮存检测、人员管理等食品生产全流程的评估检查内容,第三方评估机构完成评估方案、计划和过程记录的实施与备案,基层所(分局)监督企业落实整改,重点单位三方联合开展复查工作,实现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过程闭环。三是扩大食品监管领域“朋友圈”,形成监管工作正向激励的工作氛围,通过引入具备食品专业背景、熟悉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专业评估机构,大大充实了食品生产监管队伍,并通过评估工作中基层所(分局)与评估机构的工作交流与互动,提升了基层人员的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水平和监管能力,进一步调动了一线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食品安全事关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和饭桌子,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食品生产监管者的初心和责任,也是难点。”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体系评估,专业的事让更专业的人来做,既是对食品生产监管力量的补充,更能够提升监管效能,营造社会共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