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2019阿里本地生活生鲜伙伴大会上,口碑饿了么宣布将建立全新的生鲜开放平台,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配送、流量、金融等五大方式服务平台商户共同成长,其重点目标就是最近最火的线上卖菜市场。《联商网》了解到,加入这个生鲜开放平台的商户将获得阿里巴巴旗下包含蜂鸟、淘宝、天猫、蚂蚁金服等多方资源支持。
作为串起一座城市核心生鲜需求的供给方,遍布城市的菜场、生鲜超市等实体在服务消费者的同时也在开拓餐饮商户业务。
阿里本地生活旗下供应链品牌“有菜市场”,正在连接实体分销网络与中小餐饮商户,通过交易、营销、履约、配送等多环节的数字化赋能,把全城菜场升级为中小餐饮商户每日采购的线上批发市场。在提升线下菜场时效和周转的同时,帮助中小餐饮商户借助一站式采购平台实现灵活补货,大大提高经营效率。
据悉,饿了么口碑已经携手农产品生产源头、生鲜平台和各地传统菜场等行业伙伴,在超过100个重点城市开展外卖买菜业务。2018年口碑饿了么买菜业务取得了超过10倍的增长,在饿了么上买菜用户平均年龄29岁。
饿了么副总裁熊斌表示,“饿了么口碑为生鲜合作伙伴打造的是繁荣的开放平台,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未来,外卖买菜业务也将搭乘开放平台的快车全线推进到500个城市,涵盖广东、广西、浙江、云南等省份。
与叮咚买菜战略合作
大会上,叮咚买菜与口碑饿了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共同探索包括物流、营销、售后、会员等在内的各类合作方向。
这家成立于2017年4月的公司,最近半年在零售业迅速蹿红,已经获得了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投资,估值超过百亿元。
虽然,它目前还没有走出上海,是一家靠200个前置仓支撑、采用送菜上门模式的创业公司。但是,叮咚买菜通过高密度前置仓布局,进行单点门店库存精准预测,使用口碑饿了么提供的海量周边用户画像数据,进行更精准的数字化营销。接入饿了么之后,叮咚买菜过去一年在平台单量增长20倍,月交易额超千万元。
与一线菜商一同成长
2018年,口碑饿了么买菜业务取得了超过10倍的增长,已在全国100个重点城市铺开,随着开放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买菜业务将快速推进至全国500个城市。
与口碑饿了么生鲜板块一同成长的是产业链一线的菜商。2018年,有超过6成的买菜外卖订单客单价超过40元。同样在2018年,福州全年菜场整体订单同比增加2.3倍,不少菜商外卖收入超整体营收的70%,客单价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昆明菜场外卖增速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正在成为市民的新消费方式之一;杭州菜场角落里的摊位靠口碑饿了么的数字化,智慧推荐精准触达更多注重菜品品质的目标客群,外卖收入提高至总营收的80%。
阿里本地生活旗下供应链品牌“有菜”,正在连接实体分销网络与中小餐饮商户,通过交易、营销、履约、配送等多环节的数字化赋能,把全城菜场升级为中小餐饮商户每日采购的线上批发市场,实现灵活补货。
同时,饿了么通过生态合作伙伴发力生鲜业务,同样将赋能口碑的餐饮线下小商家,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食材采购渠道。随着口碑和饿了么的合作继续深入,餐饮商家不仅可以将堂食延伸至外卖,还可以通过数据实现从餐厅选址、食材采购、菜品研发制作、会员营销等环节的效率提升。
“线上菜场”里生意火爆的不只是大型连锁生鲜品牌和平台,来自外卖平台的新生意也让传统菜场迎来新机遇。饿了么生鲜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上线平台的菜摊外卖收入已经达到70%以上,年营收过百万的不在少数。
在重庆南坪一菜市场经营菜摊15年的石宗容,如今八成销售来自线上,“许多老顾客都不到菜市场买菜,改为线上下单。”她的菜摊每个月外卖能有3000多单,年营收超200万。
与此同时,出于菜场经济的数字化进展,老摊主积极带动老顾客上线口碑饿了么平台。过去一年,口碑饿了么生鲜频道上的中老年用户增长速度超过500%。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中老年群体正逐渐突破硬件和能力的“壁垒”。对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及新建立的开放平台而言,这一群体无疑是需要精细化运营和服务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