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详情
杭州超市、水果店的木瓜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
发布时间:2014-01-29 | 信息来源:今日早报
    转基因食用农产品,只有一个木瓜。1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开声称。

    这个消息犹如一块重磅石头,在一些酷爱吃木瓜的杭州女人心中激起一层层涟漪。“既然木瓜大部分是转基因,为什么不能像食用油那样明确标识出来?”市民吴小姐满腹狐疑地问。

    连日来,记者带着杭城市民的种种疑问,走访超市、市场、相关部门等,调查中国唯一一个转基因食用农产品——木瓜。不过遗憾的是,杭城超市、市场上的木瓜大部分没有标识出是否转基因。

    “老百姓不可能通过肉眼辨别出是否转基因产品。”省农科院有关专家告诉记者,中国政府规定转基因产品要予以标识,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选择权。

    对此,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但是,木瓜并没有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所以大家在市场上看到的木瓜并没有要求进行标识。

    求证
   
    市场上的木瓜基本上都是转基因的

    “市场上流通的木瓜,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昨天,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给了记者一个肯定的答复。

    省农科院相关研究所检测过包括木瓜在内的转基因产品。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木瓜几乎百分之百都是转基因产品。

    为什么偏偏木瓜是转基因农产品?专家解释,番木瓜很容易染上一种“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ringspotvirus,简称为PRSV)。如果不是转基因品种,很难防治这种病毒。

    历史上,就因为这种病毒为祸,番木瓜产业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访介绍,20世纪50年代,夏威夷的瓦胡岛上发现了番木瓜上的“番木瓜环斑病毒”,瓦胡岛曾是夏威夷番木瓜的主要生长地区,但是受PRSV的影响,迫使番木瓜种植产业迁移到了不存在这种病毒的夏威夷普纳地区。

    1992年5月,在夏威夷的普纳地区,商业化番木瓜种植园中也发现了“番木瓜环斑病毒”。尽管人们通过观察和砍伐来努力抑制PRSV的传播,但是到了1994年普纳超过一半的番木瓜仍然被PRSV侵染,夏威夷农业研究所放弃了对该病害的扑灭程序。到了1998年,普纳的许多番木瓜都被PRSV侵染,番木瓜产量也减少到了1992年时的一半。

    李世访说,番木瓜栽培品种中缺乏抗性资源,野生番木瓜中的抗性资源又很难通过常规的杂交方法转移到番木瓜栽培品种中,因此对该病尚无其他有效的防治方法。转基因番木瓜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市场
   
    杭州人一天要吃掉一万多斤木瓜

    虽然杭城售卖的木瓜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但是销售情况却蛮不错的。记者昨天从杭城超市、批发市场获悉,目前,杭城老百姓一天要吃掉至少约1.5万斤木瓜。

    木瓜炖雪蛤,木瓜炖白木耳……据说木瓜能美白丰胸,所以一些爱美的杭州女人很喜欢这种水果。一位水果店主告诉记者,常来买木瓜的大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儿。

    “木瓜每天的销量能达到3000-4000斤。”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水果采购负责人何建明告诉记者。

    杭州果品批发有限公司,是杭州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木瓜从这个批发市场,走向杭城大大小小的水果店等。杭州果品批发有限公司副总鲁朝法说,他们这里木瓜一天能卖掉大约1.2万斤-1.3万斤。

    反应
   
    在丰胸和健康间纠结
   
    不过,知道木瓜的转基因“真实”身份后,一些老主顾们开始担心起来,“啊!有些怕怕的,以后要少吃点木瓜!”白领祝小姐说。

    “那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啊?我还挺爱吃的……”洪小姐疑惑地问。

    “今后果断忌掉木瓜。”

    ……

    不过,也有一些女人不以为然。“我在美国时,不要说木瓜,不少市面上卖的农产品都是转基因,大家都吃的,有什么要紧。”在杭州一所大学工作的梁小姐告诉记者。

    追问
   
    杭城市场上的木瓜
   
    为何没有贴出
   
    转基因的标识?

    “既然木瓜大部分是转基因,为什么不像食用油那样明确标识出来?”这是吴小姐等不少消费者心头的疑惑。

    昨天,记者赶往杭城多家大型超市和水果店等调查发现,在众多超市和水果店中,木瓜都像其他普通水果一样,没有标识出是否转基因。

    在下沙一家大型超市,转遍整个超市,记者只有在卖油的区域,在一系列大豆油、菜籽油、调和油等油产品中找到是否转基因的明确标识。

    记者问及木瓜是否转基因,超市和水果店等销售人员都一脸茫然。

    一家水果批发市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杭城老百姓吃的木瓜产地主要来自海南。然而,当记者问及是否转基因时,这位负责人却同样茫然地摇头。

    不过,也有懂行的人。何建明清晰地告诉记者,在联华超市,大约有3成不到木瓜标识出“非转基因”,大部分的木瓜都没有标识是否转基因。标识出“非转基因木瓜”的,价格比没有标识的普通木瓜要贵两三元。

    可别小看了这一纸标签。超市后台数据显示,“从销量来看,没有标识的普通木瓜一天能卖3000多斤;而标识了‘非转基因’的木瓜一天只能卖几百斤。”

    按照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那么,为什么杭州市面上的木瓜大部分都没有标识转基因?

    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而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包括大豆种子、玉米种子、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等,总共有5大类17种。但是,木瓜并没有列入目录中,所以大家在市场上看到的木瓜并没有要求进行标识。

    “我们(对转基因)的检查也是针对5大类17种进行的。”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检查情况看,“超市等流通领域该标识的都标识了。我省转基因产品管理比较规范的。”

    接下来,农业部门会不会对木瓜进行标识?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不是我们省级层面能做的。如果农业部接下来要求对番木瓜要进行转基因标识的话,我们就会予以管理,否则也没有办法。”

    记者昨天多次试图联系国家农业部相关部门,但一直无法联系上。

    专家
   
    吃转基因木瓜是安全的
   
    如果木瓜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那我们吃木瓜还安全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访说,影响人类健康的致敏反应是指转基因植物中病毒序列编码的蛋白对人体的潜在过敏性。大量研究表明,转基因番木瓜的病毒蛋白对过敏安全性不构成威胁。我国对转基因番木瓜的食用安全性、过敏源性也进行了长期跟踪研究,没有发现任何安全问题。

    转基因番木瓜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人们担心食用这些木瓜可能会造成人类对部分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其中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然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来自于细菌,在培育转基因植株中广泛应用。在转基因木瓜培育过程中也用来筛选转基因植株。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观察,大量数据证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是安全的。

    针对一些人的质疑,2010年4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转基因专家小组曾经公布一份科学报告,再次确认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用于转基因作物的选择标记基因对人体、动物健康以及环境没有风险。

    农业部官网发布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林敏告诉媒体,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不计算实验室时间,仅进入安全评价阶段一般需三年以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全球转基因商业化应用已17年,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口占到4/5,还没有发生一例被证实的食用安全问题。”林敏说,转基因食品致肿瘤、影响生育能力等说法被权威机构证实是虚假的。

    辟谣
   
    番茄辣椒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一度以来,市场上曾流传:番茄、圣女果等是转基因产品。

    我国曾公布了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翻开该目录,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等赫然在列。

    昨天,记者走访超市、市场等,连带观察到番茄和圣女果等都没有标识出是否转基因产品。

     这是怎么回事?   

    “现在流通领域卖的番茄都不是转基因的。转基因的番茄在商业上没有竞争力。”省农业厅科教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约自1996年起转基因番茄就不再进入生产环节。种植者不使用转基因番茄的种子,所以市场上根本不存在转基因番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告诉媒体,现在有些人传说的西红柿、辣椒等等,都不是转基因。

    科普小贴士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来源:今日早报 记者 洪慧敏)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