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卫生部等八部门出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表示,将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加快制定及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快培养从事标准研制的专家队伍,以做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就此对财新记者指出,加快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十分必要,但在标准的制定方面,目前还未涉及对专家遴选机制的完善,“需要未来更细致的工作”。
宋华琳介绍,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350名委员组成,尽管都是学界中认可度较高的专家,也大致兼顾了不同部门、行业、专业和地域,但是,审评专家的动态更新机制尚未建立,成员十分固定,也无助于防止产业界和审评专家间形成不当联系。
曾有相关专家因支持食品添加剂企业而被网民质疑其与食品企业间过密联系。宋华琳认为,即便没有公开证据存在利益冲突,也是由于相关信息不透明,才引起公众的疑议。
“应该以制度化的方式对待审评专家的利益冲突问题。”宋华琳说,包括遴选标准审评专家时,要求提供其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信息,并据此判断是否适合参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以及是否需要在特定会议中回避;专家应填写承诺书,承诺针对相关议题不存在相关的商业利益,并建立专家信用体系。
此外,宋华琳还提出,应该建立审评专家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以此将真正活跃在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及时纳入审评专家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