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食品安全 > 详情
可食性包装成我国食品包装业发展新潮流
发布时间:2009-12-15 | 信息来源:中国机械专家网
    进入新世纪,我国食品业第一个重大革新举措是:自2000年1月1日开始,推行“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逐步禁止非降解材料的使用,以控制令人困扰的“白色污染”,为下一步“可食性包装”的发展奠定基础可食性包装是世界食品工业新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已涉及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肠衣、果腊、糖衣、糯米纸、冰衣和药片包衣等等。  

  由于可食性包装功能多样,无害环境,取材方便,可供食用,因此近年来发达国家食品业竞相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国外可食性包装呈现出以下动态。  

  动态一:最新研究课题  

  美国至少有八所大学的食品系设立了可食包装的研究课题。明尼苏达大学的食品科学及营养系有一个研制小组,专门研究含不同成分的可食性食品保鲜薄膜。克莱门斯大学的农业及生物工程系则广泛开展了蛋白质膜材料制作可食性薄膜的研究。威斯康星大学以菲尼玛为首的研究小组,运用多糖和脂肪研制出阻湿性不亚于聚乙烯薄膜的双层可食膜,并把它用于一种“模拟食品”而取得优越的效果。  

  法国以哥伯特为首的研究小组也广泛开展了可食性膜的研究。日本、德国同样也在这一领域展开了广泛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日本在这一领域已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  

  动态二:多功能可食膜  

  可食性包装方兴未艾的领域之一是发展多功能可食性包装膜,主要是利用天然水溶性高分子膜材,或兼用疏水性物质和乳化剂作为膜液,配加各种防腐剂,甚至配加酶制剂等生物活性物,浸涂于农产品或食品表面上,干燥后形成一层几乎看不见的薄膜,该层膜具有阻湿、阻气、防虫、防腐、抗氧化、抗褐变、抗病等不同性质,且可食用。  

  例如,薄皮水果、大叶蔬菜及花菜的保鲜膜常常要随果蔬一起被送入口中,并要求不被发现。糕点、糖果的内包装及一些畜产品的内包装中也以能入口即化、美味透明、并有适当阻湿、止氧和防腐等功能而更为实用和高档。  

  动态三:可降解人造肠衣人造肠衣的研究也是开发的领域之一  

  一方面合成性的人造肠衣,如尼龙肠衣、聚氯亚乙烯肠衣等已经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它们强度大、耐蒸煮、有伸缩性、使用前不需用水浸;另一方面,由于合成材料人造肠衣都不可食,因而为人造食用性肠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已经发明的可食人造肠衣有胶原纤维蛋白肠衣。它分为两种,分别叫做Naturin和Devro,它们都是用牛皮制成的胶原纤维蛋白质变性浆团,然后加压挤压制成。但是,“Na-turin”的变性温度和天然肠衣的安定性不合,而“Devro”的收缩性又过高,因此还得改进。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