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启动
发布时间:2009-08-24 | 信息来源:IT168 资讯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监管习惯于用“人海战术”,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检查。面对成千上万种食品,这种“救火队”式的被动应急,犹如“大海捞针”,成本高、成效差。在大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大连市工商局局长张凤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大连市内四区及高新园区、保税区将全面启动食品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为大连市流通环节的食品制作“身份证”。
这种“全覆盖、制度化”的做法,让每一件食品有了精准的“GPS”定位。
张凤全介绍说,这套系统包括食品安全监控、移动执法终端、信息发布3个平台,提供了食品信息身份证式管理、质量检测、指挥控制等7种“武器”。目前,大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信息化监控系统数据库已录入食品条码信息11万余条,各类食品认证信息1万余条。通过食品信息身份证式管理,可以掌握全市各区域内的企业分布情况,以及这些企业正在经营的已完成索证索票的包装食品和散包装食品的详细信息。同时,还可针对某一身份合法的食品查询其经营者的数量及分布。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建立了预警和快速反应的实时指挥系统。遇有重大事件,平台可以在4个小时内以短信、电子邮件等4种方式将信息传送到无线“移动执法终端”上,实现24小时内清查下架完毕。
张凤全说,在通过对辖区超市、商场、以及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等实现网上无缝对接后,工商部门可以从后台进行在线监管,从而改变了以往在问题食品被披露后挨个跑商场、跑超市的局面,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精确锁定,这就好像给每一件食品都装上了GPS,大大节约行政成本。
对消费者而言,通过食品安全信息“查询台”,就像透过一张假冒伪劣食品的“过滤网”,还有啥好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