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最好去除果皮,不能泡“橘皮”喝
昨天,有读者向记者反映,他刚买的苹果,外皮上有一层薄薄的蜡,也不知道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不法商贩做的手脚,食用这种水果对身体是否有害。带着读者的疑问,昨晚记者走进四家大型超市做了相关调查。
高档水果 外衣光鲜
昨晚,记者先后走访了岛城东、西部4家大型超市,看到一些高档水果大多都色泽鲜艳,红蛇果、青蛇果、姬娜果等一批价格在16元左右的高档水果在“外衣”的装扮下更是光鲜诱人,手感滑腻。
“这些水果是不是涂什么东西了?”面对记者的疑问,服务员也直言不讳:“这都是些高档水果,由于需要长途运输,为防止路上水分蒸发,供货方一般都会在水果表面涂一层蜡,这样可以确保水果在卖出去之前保持新鲜、水分充足。”
该服务员还说,这种“外衣”是食用腊,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由于食用腊要十几元一瓶,所以一般便宜的普通水果享受不到“外衣”待遇。但有专业人士向记者透露,个别不法商贩出于个人利益,也会给普通水果加上不合格的 “外衣”,他们很可能会直接用喷壶往水果表面喷工业蜡,这种工业蜡含有的汞、铅,频繁食用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外衣”导致 购买疑虑
但与普通水水果相比,记者发现这些身穿华丽“外衣”的高档水果少有人问津。“太亮了,不敢吃,还是买些粗糙点的放心。”在普通苹果摊位前,一名陈姓女子告诉记者,她并不是消费不起,但如今一些不法商贩为将水果销售出去,老是在水果的外表上做文章,以致消费者产生了“光鲜没好货”的偏执理念。
记者从售货员那里得知,高档水果多被成箱购买,拿去送礼的多,自己回家吃的少。
用量应有 严格限制
市农委果茶站相关人士昨晚告诉记者,和清洗、包装、防腐一样,打蜡也是水果采摘之后进行商品化处理的一个环节,在表皮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保留水分,延长储存时间。
记者了解到,这种所谓的“蜡”被称为被膜剂或食用蜡,其成分为动物胶或植物胶,对人体无害,但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给食品披上“蜡衣”,必须使用《标准》中规定的添加剂,用量也有严格限制。
专家建议 食前去皮
为此,市农委果茶站有关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水果时,不要只看果品的外表。在区分两种食用蜡和工业蜡上,一般而言,工业用蜡有轻微刺鼻异味,而食用蜡则无色无味。虽然食用合理打蜡的水果不会影响健康,但蜡是非溶水性的,按照平时的水洗方式根本无法清除。为安全起见,市民在食用时最好除去果皮,也尽量不要像往常一样泡“橘子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