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冷漠 法国大型超市“反击”折扣超市
发布时间:2009-07-23 | 信息来源:国际在线
法语里虽然没有“货比三家”这个俗语,但是在法国,“同种商品在不同卖场的价格比较”却是一项颇受欢迎、全民参与的活动。互不相识的顾客会在超市主动攀谈起商品的价格,互相介绍某家商场的特价商品;在各种媒体上,也总是充斥着价格对比单和商品或跌或涨的价格消息。这与近年来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持续高位的失业率不无关系。
如此背景下,原来只能吸引低端消费者的的折扣超市(Hard Discount store)门庭若市,而坐落在城郊、面积颇大、购物环境舒适的大超市则备受冷漠,偌大的停车场越发空旷起来。与此同时,媒体也和捂紧了腰包的消费者一样,越来越“青睐”折扣超市。于是,“不实惠”成了大超市的同义词,而“超值”却成了折扣超市的象征。2008年,折扣超市的市场占有率延续了2007年的上升趋势,达到14.3%。
为了鼓励超市间竞争,提高消费者购买力,2009年法国开始实施《经济现代化法》。根据这一法律,大型超市也可以享有自主定价权,也可以把供货商的让利、返还等体现在售价上。于是,大型超市对折扣超市开始了“反击”。根据法国媒体最新披露的数据,法国两大品牌折扣超市今年上半年营业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价格领袖”今年第二季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5%;家乐福集团旗下的“ED”下降了7.5%。其他三大折扣超市品牌基本持平。这样一来,折扣超市的市场占有率在半年内下降了1.2%。
法国大型连锁超市“U系列”主席巴潘在21日出版的《巴黎人报》上的表示,大型超市和消费者都是《经济现代化法》的受益者。大型超市从此不必严格遵守供货商的指导价,而是可以量力而行,将售价维持稳定甚至下降。但折扣超市维持低价的原因是进口,由低价格的国家进口,但物流费却并没有下降。因此大型超市和折扣超市的价格差距就缩小了,有的商品甚至上演了“逆转”,如奶酪和番茄酱。相关数据显示,从2008年6月到2009年6月,大型超市的商品售价上涨了0.1%,而折扣超市上涨了1.9%。此外,大型超市也开始调整宣传战略,法国“欧尚”连锁超市的商务经理德文表示,折扣超市大获成功和广告宣传不无关系。折扣超市卖的商品在欧尚旗下的大型超市也有,只是欧尚没有对这部分商品进行特别的宣传。因此从今年开始,“低价”将是欧尚集团宣传推广时的一个重点。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在大型超市购物,做出理性的、最佳的选择。很多家庭主妇对食品和直接接触身体的商品非常在意。对于生活必需品,她们倾向于在大型超市进行性价比的比较之后再购买。但是对于一些无关痛痒的商品,她们就无所谓品牌,更青睐廉价。对此,消费者行为研究学者出身的欧洲议会议员罗谢福尔认为,大型超市得以从折扣超市手里“收复失地”的原因在于,很多西方国家正在从“过度消费”回归“理性消费”,这种趋势已经出现在美国、日本、法德等“消费强国”。
(记者 邓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