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行业大事件盘点
发布时间:2014-08-25 | 信息来源:联商网
事件一:腾讯京东达成战略合作:行业进一步整合
3月10日,京东宣布与腾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腾讯购买京东251,678,637股普通股,占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15%,腾讯将向京东支付2.146亿美元。并将QQ网购、拍拍的电商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
点评:腾讯入股京东后加速国内B2C电商各梯队的分化。天猫与京东的双寡头局面形成,给其他电商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压力。
事件二:苏宁张近东上两会关注电子发票
电商领域的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不多,苏宁张近东可以说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2013年他提出了“建议加强对电商征税”的提案,直击阿里的痛处,引发行业的轩然大波。2014年的两会,张近东又抛出了三个提案:1.电子发票:尽快建立统一标准;2.母婴食品安全:建立起从生产到流通的全流程追溯机制;3.个人信息安全:推动个人信息保护长期化、日常化的实现。
点评:电商迅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需要各方面的规范。这不仅仅需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也需要企业自身的自律。对于广大用户来说需要一个安全、透明、规范、健全的网络购物环境,对于各企业来说也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经营市场。
事件三:“7天无理由退货”新规实施助网购发展但仍待完善
3月15日,《新消法》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货”新规:网上购物的消费者除定制、鲜活易腐、拆封的音像数码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外,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点评: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赵占领律师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7天无理由退货”可以避免在非现场购物情况下,因信息不对称或者冲动消费而无法补救,更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商家而言,该制度大大提升了消费信心,有助于推动网络购物的长远发展。但是,该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执行中可能会存在一些争议。
事件四:俏物悄语被清算中小电商生存恶化
3月25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收到知名“限时特卖”电商俏物悄语的员工求助信,该信称公司全体员工于3月24日晚下班后收到公司邮件,告知员工公司正式宣布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该员工称总裁蓝石已经失踪数月,同时拖欠上百名员工数月工资。
点评:从B2C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京东天猫占据总共78.5%的份额,苏宁易购、唯品会、国美在线紧追其后,可见留给垂直电商的市场空间实在不多。特别是大平台开放平台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从而直接对俏物悄语这类“特卖购物”垂直电商形成“挤出效应”。
事件五:聚美优品、京东先后在美上市:电商巨头上市资本依然为王
5月16日,美妆电商聚美优品正式登陆纽交所,上市融资2.5亿美元。
5月22日,京东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为19美元,融资17.8亿美元。京东是中概股有史以来在纳斯达克最大规模的IPO,加上腾讯的5%投资,京东的整体融资额达到30亿美元。
另外,京东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此前也向美国SEC提交了IPO申请,并且将在2014年下半年上市。
点评:资金为王已成为电商界不争的事实。随着聚美与京东的先后上市,电商领域的马太效应还将继续。
事件六:“双寡”新格局下6月电商价格战火力全开
京东宣布自6月1日起开展为期20天的11周年店庆,随后国美在线、当当网、苏宁易购、天猫商城、1号店、亚马逊中国、唯品会等主流电商不甘示弱,也纷纷加入年中大促的战列。
点评:随着主流电商深入O2O,完善移动端,渠道争战是今年电商大促的一大亮点。近期,京东渠道拓展动作不断:入驻微信一级入口、调整新拍拍网、牵手万达布局O2O;国苏宁稳扎稳打,布局O2O;当当网在此次大促活动中加入了手机端布局;天猫携手3C品牌商共推年中庆。今年,电商年中庆已拓展到了线上线下移动端多渠道齐动。
事件七:新拍拍网上线C2C迎来新生态变化端倪
7月17日,京东集团旗下购物网站拍拍网在北京宣布正式上线运营,并首次对外公布了新拍拍网在流量分发、用户分享、平台规则等多个方面的举措。
点评:新拍拍网的出现使得淘宝有了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利于市场的持续。任何一个行业我们都不希望一家企业独大,百花争鸣才会长长久久。新拍拍网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短时间内要撼动淘宝地位还比较难,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C2C市场的新生态正在形成。同时拍拍网与淘宝的竞争已经延伸到阿里与京东的自身挑战。他们之间的较量自然也带动着整个电商行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