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成都购物中心未来胜出有3大法宝:做特色活动
发布时间:2014-08-14 | 信息来源:华西都市报

8月7日,由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WMG)举办的成都购物中心2014领袖沙龙活动在中粮�御岭湾举行,众多行业大佬齐聚一堂,探讨成都购物中心出路,以及应对电商及同行间竞争的制胜法宝。

在春熙路商圈逛街的赵小姐留意到,大慈寺附近的购物中心正如火如荼的修建。9月,这里将是一个可以和IFS比肩的奢侈品卖场开业——成都远洋太古里。阳光下,巨大的玻璃墙被工人缓缓装上,折射出春熙路商圈的车水马龙。其实,成都像远洋太古里这样在建的购物中心,还有许多。

据世邦魏理仕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成都在建购物中心面积为290万平方米,居全球第二。繁荣的背后,来自电商的巨大冲击、同行间竞争的加剧让成都购物中心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同质化严重导致的千店一面也受到诟病。成都的购物中心将何去何从,未来的救命稻草究竟在哪里?

法宝1:

加大推广力度做特色活动吸引人气

购物中心的竞争就是人气的竞争。因此,各个购物中心在人气吸引上也做足了准备。“除了商场定位,商品组合,现在零售推广的需求压力也越来越大。”华润置地成都大区营销总监、成都公司副总经理杨睿称,在推广上面,万象城乃至整个华润集团投入的资源以及管理精力和专业水平比过去的要求都要高很多,重点线上打造,目前积极的做微信粉丝。

提到推广,仁恒置地购物中心总经理陈建和介绍,仁恒并不是一个做高客量的购物中心,更重要的是精准。去年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仁恒邀请了六组高端消费者,分享红酒礼仪,得到这些高端消费人群的高度认可。凯丹置地(成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光则认为,在竞争日渐激烈的格局中,购物中心都在尝试一些跨界营销思路,比如凯丹广场在成都购物中心首先发起的跨年晚会,每一次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已经成为其重要标志。

法宝2:

应对电商竞争购物体验赢得客心

作为老牌卖场,仁和春天和伊藤洋华堂对于购物体验有着更深的体会。仁和春天市场推广部总监翟雪称,仁和一直倡导高品质服务,带给客户不一样的购物体验,仁和春天的客户服务部成立了11年,一直是仁和的特色及优势。来自西安、长春等地的卖场也前来交流,了解仁和的客户服务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顾客对购物体验的重视。今年仁和推出了臻享卡,会员家中如果举行家宴,客户服务部甚至可免费为其提供一名大厨上门服务。

而伊藤在购物体验上更是提升为“商场要帮助顾客寻找幸福感。”伊藤洋华堂人事本部副本部长、广报室部长赵梦红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所以商场要做的也就是帮助顾客寻找一种幸福感。各个商场都有各自的特色,那么,服务对象也都是不一样的。但不管哪个年龄的人,让他能享受到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商场要做的事情。希望通过商场的努力来让顾客感受到生活真的越来越美好。

法宝3:

精准定位客群锁定目标消费者

面对激烈的竞争,传统购物中心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他们有的在市场推广上铆足了劲,有的重点打造线上活动,有的把服务做到精细化,有的在筹建初期就已有了独具特色的定位……想办法抓住属于自己的客群。除了购物体验上下足功夫,精准定位自己的客群也成为大佬们频频谈到的话题。

成都金牛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景东表示,金牛万达广场一直都在着力打造城北副中心这样一个定位,城北的总体消费力还是具备。目前其客群定位是比较年轻的时尚人群,我们分析发现,80后、90后与70后有着完全不同的消费需求和心理。今后,会把消费群年龄结构往30—40岁做目的性的倾斜。

明年开业的成都大悦城也早早在客群定位上做好了准备,成都大悦城总经理田维龙表示,大悦城是第一个把商业综合体按照年龄段去做的项目,跟其他的综合体、购物中心完全不一样,大悦城只做18-35岁这类客群。

成都苏宁广场副总经理石志玲也认为,现有的购物中心都应该在打造差异化基础上进行竞争,又尤其是在成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城市,比如苏宁的城市奥特莱斯就是这样一个思路下的结果。

   (记者 谭璩)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