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滨海新区多家年货集市陆续开门迎客,各路商店、超市铆足劲儿开卖年货。渤海早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今年的年货集市少人问津,而各大超市、网店却销售火爆,不少市民穿梭在超市中置办年货,呈现一片火红景象。
传统展销生意难做
自1月10日起,年货展销分别在滨海新区二十多个街区展开,这二十多个年货集市汇集春联、年画、食品等,其中干果炒货、熟食、土特产品占八成以上。昨日记者先后到位于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广州道与河北路交叉路口等地的四处年货集市转了一圈后发现,前来逛集市的以中老年人为主,且多数只是询价,实际购买的却很少。
“一天都没几个人,一上午才卖出去两百块钱的干果。”在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卖干果的有数十家经销商,经销商李先生对此表示很无奈,“以往我们都走批发,今年试着零售,但很多大爷大妈一问价钱,觉得与超市差不多,转身便走了。”传统年货一条街虽然也有不少商家,但顾客零零散散,无法跟热火朝天的超市年货市场相比。“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现在人们选择多了,年前销量可能会涨点。”现场一位商户告诉记者。
超市网店年货红火
与年货集市的冷清不同,不少滨海消费者发现,走在街上,时不时可收到附近超市散发的年货促销海报,有的海报就是一张福字,背后有着种类繁多的促销商品。“促销商品衣、食、住、行全都包括在里边,一站式购物比去年年货集市好多了。”市民黄女士根据促销信息,列了一张清单,准备一天内全部买好。
记者走访位于滨海新区的乐购、易买得、人人乐等多家综合性超市,发现商家不仅开辟专门的年货销售区域,还将不同种类年货打包促销。一家超市负责人表示,现在每天年货商品销售额比平日增加3倍以上。
不少在超市采购年货的市民表示,年货集市看着便宜,但很多都是小作坊自己生产的,特别是干果等食品吃着不放心,且由于天气原因,露天集市没法精挑细选。超市售后有保障,品牌质量放心,购买环境舒适。
同时,网店年货也进入促销季,不少上班族选择网购年货,“平时上班忙,马上春节了,上网买年货省下逛街时间。”市民张奔告诉记者,网上年货种类繁多,价格便宜,购买省时省力,适合他这种上班族。
市民消费习惯渐变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同,当时年货集市的繁荣给老一辈人留下深刻印象。“快过年时,整条街都是摆摊的,街道两旁人山人海,一片热闹景象。而如今,年货展销会多了,但买的人却少了。随着社会发展,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加上网购兴起,人们选择的渠道更多了,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我在集市做春联、年画有六年了,每年都有很多老顾客。大家对年货的种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年货集市老板闫寿德说,超市、商场商品种类十分丰富,完全能满足市民采购需求,所以年货集市对市民的重要性越来越弱,而传统年货市场更像是承载部分老年市民对年味记忆的符号。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年货集市想要与超市竞争,除商品价格低廉、质量过硬以外,还得错位经营,才能赢得市场空间。
(渤海早报 记者 王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