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打造社交平台
记者登录嘉亭荟社交平台看到,注册用户不仅能在网站上分享商场跨年音乐会、新年促销等活动,还能发帖晒单、分享心情,而在以物换物的板块内,用户则能晒出闲置物品,与其他网友进行互动交换。此外,通过网站的“品读”板块,能了解到商场内专设的公益阅读空间内最近收录了哪些图书,向其他用户推荐、赠书,并至阅读空间免费阅读。
“商业广场附近主要是高档小区和5A级写字楼,打造这个社交平台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线上活动,将附近的目标客群更好地聚集到实体商业中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增加商场的销售。”嘉亭荟方面透露,目前商场不仅推出了网页版社交平台,还开设了手机APP,进一步覆盖目标人群。网站11月上线至今,已有注册会员约4000人,多为周边居民及年轻白领。
实体商业“触网”鲜有成功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无论是开通社交平台或是电子商务,实体店“触网”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 《2012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59家传统零售百强企业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经营超过70家网店,大多以百货业态为主。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指出,目前,实体店“触网”主要运用两种方式,一是自建电子商务网上销售平台,这种模式需要前期较大的投入;另一种方式进入大型电商平台,这种方式投入相对较少,同时还可依靠平台获得更高的流量,但受通道费、服务费的收取以及促销宣传制约,盈利相对较低。目前,实体百货的网上销售额、盈利占比仍然相对较低,业绩贡献度低。
“双圈”模式成发展方向
实体商场如何更好地“触网”?艾瑞咨询分析师杜斌指出, 线下和线上有机融合的一体化“双店”经营,线下商圈和线上商圈双层运作的 “双圈”业态模式才是未来实体店“触网”的方向。杜斌说,这种简称OAO的发展模式能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满足同一区域内实体店和网店的积分、促销、商品、消费等信息的共享,使网店与实体店提供同样的购买体验。据了解,目前成都已有类似的电子商务,但仍在摸索阶段,知名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