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近十年来3个“猪周期”不难发现,2006年以后猪价波动加剧,高低价差由4元扩大至10元以上。暴涨暴跌谁“惹的祸”?调控如何更加有效?……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奔赴山东、广西等省区,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往年在天气转暖后会大幅下跌的部分蔬菜价格,今年5月却逆势而上,创出新高。菜价缘何又疯涨?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赶赴山东、广西等蔬菜主产区,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卖一车赔一车”
都是猪多“惹的祸”?
“猪又没法养了,卖一车赔一车。”山东省陵县富龙养猪场场长孙电庆说,他从2003年开始养猪,近日刚以13.6元/公斤的价格卖掉一车生猪,这个价格让他卖一头猪就赔40元。
这几日,广西陆川县紫恩养种厂负责人徐永广也愁眉不展,3000余头生猪正“嗷嗷待食”,巨大的成本压力让他急于出手卖猪,但眼下的猪价又让他犯愁。“有些猪该出栏了,但现在猪价掉得厉害,真不舍得卖。辛苦养了大半年,到头来还要赔一两百元。”徐永广说。
记者了解到,近期出现了全国性的猪价下跌,导致这种亏损惨剧在多地上演。农业部5月2日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4.60元/公斤,比1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7.75元/公斤已下跌了17.7%。部分地方养殖户已经出现明显亏损。
不少消费者也明显感受到了猪肉价格下降。“猪肉确实便宜了不少,五花肉才卖9.9元一斤,比之前便宜了2元多。”在北京一家沃尔玛超市购物的张景如说。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供过于求是导致本轮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从供给方面看,受去年猪价大涨刺激,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量增加,并且近期生猪疫情较为稳定,导致我国生猪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同比均增加。与供应增加相比,近期我国猪肉需求量相对固定,加之天气转暖,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淡季,需求量出现下降。
十年猪价三“轮回”
“猪周期”愈演愈烈
生猪价格每隔几年就会规律性波动一次,被业内人士称为“猪周期”。梳理近十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3个“猪周期”,“过山车式”价格变动剧烈。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这三个“猪周期”分别为2003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今。从生猪价格监测图看出,2006年以后,生猪每公斤价格波动价差大约由4元扩大至10元以上。
专家认为,散养户过多、供求“两张皮”、调控不科学等因素加剧了“猪周期”波动。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吴秋豪表示,当前散养仍占广东和我国生猪养殖的大部分比重,容易造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加剧生猪存栏量波动。而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将可能引起后期猪价六七个百分点的波动。
专家认为,供求“两张皮”也导致猪价波动加剧。美国、日本等国家猪肉价格波动较小,一个重要原因是根据国内消费量来确定生猪养殖量,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就能保持价格稳定。而目前我国供求不对接,需求相对固定而供给变化较大,容易导致猪价暴涨暴跌。
相关调控滞后,也导致猪价大幅波动。“近年来,我国出台能繁母猪补贴、收储冻肉等相关政策,促进了养猪行业健康发展。不过,有时有关部门的调控信息迟,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让我们无所适从。”山东滨州一位养猪20余年的养殖户说。
这位养殖户认为,猪价“波峰”时,仅靠赚取的“超额利润”就能吸引养猪户自动扩大规模,并不需要出台“能繁母猪补贴”等刺激政策,二者叠加将导致生猪存栏量畸形大增,为后市猪价大跌埋下“伏笔”。
“重涨”也应“重跌”
才能两不吃亏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下社会各界“重涨”不“重跌”心态较为普遍。广西陆川猪养殖协会会长江庆儒认为,社会各界不仅要重视猪价上涨,也不能忽视猪价下跌。因为若在猪价暴跌之时不及时关注,猪价暴涨也将为时不远。
天气转暖菜价反高
白菜卖出“猪肉价”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蔬菜进入生长加速、大量上市季节,价格往往出现较大回落。然而今年,从3月下旬开始,虽然全国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但多种蔬菜价格仍持续上涨且创近年来新高。
“五花肉才10元一斤,一棵白菜却卖到15元,都顶得上一斤半猪肉了。”4日,正在山东济南一家超市购物的王慧敏看了一棵白菜的价签后向记者抱怨。
终端零售市场菜价高企,批发市场、产地蔬菜价格如何呢?记者来到广西南宁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这家市场安全与信息部一位负责人说,近期多种蔬菜反常上涨,比如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
记者在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看到,4日大白菜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8元,去年同期为0.4元;西红柿为每公斤4元,去年同期为2.2元……
山东济南金乡山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波常年做蔬菜经销生意,他说到了这个季节蔬菜价格还这么高是罕见的。
记者又来到蔬菜种植的“田间地头”,发现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也出现较大上涨。山东省定陶县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菜地350亩,主要种植西红柿、辣椒和苦瓜。这个合作社的理事长杨立说,西红柿去年同期的出棚价是2.4元/公斤,现在涨到5.2元/公斤;苦瓜也从去年同期的3.4元/公斤涨到现在的7.2元/公斤。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近日,不少蔬菜品种出现逆势上涨。5月2日,大白菜、白萝卜、西红柿、胡萝卜的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96.6%、75.7%、49.2%、26.7%,价格创近年来新高。
“春脖子”导致病虫害
中介多等顽疾也助推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我国部分蔬菜主产区持续低温寡照,加之病虫害加重发生,导致部分蔬菜产量降低、价格上涨。
在山东省苍山县菜农张学山家的茄子大棚里,记者看到,茄子植株长了近一人高,但结的茄子却稀稀拉拉。“今年‘春脖子’特别长,温度一直上不来,茄子不开花,结的小茄子也一直掉。”张学山说,去年这个时候,他一茬能摘1000公斤茄子,但今年却少了一半。
油价上涨对蔬菜价格上涨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表示,近期成品油价的接连两次上调推高了菜价。根据估算,油价每上涨4%,蔬菜种植的成本就要增加3%。
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最后一公里”等顽疾也推高了菜价。山东寿光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宋晓军在这里做了15年“菜贩子”。他告诉记者,蔬菜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一般要经过“菜农-小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小贩-市民”等多个中间环节,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有时菜价会上涨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