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福州3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食品首次集中进超市
发布时间:2012-02-09 | 信息来源:福州新闻网
不少市民一大早赶来选购原生态农副产品
不少市民一大早赶来选购原生态农副产品

  福州白湖亭有一户农家,五代人都会做手工酱油,留下一份神秘配方。随着批量生产的酱油大量上市,手工酱油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像这样的农家纯手工食品已经快绝迹了。

  半年前,市民陈莫等人找到生产这种手工酱油的农家,约定用定量销售的方式进入超市销售。这让手工酱油传人看到了纯手工食品延续下去的希望。8日上午,“农耕食代”超市在鼓楼区营迹路开门营业,这里专门销售手工原生态食品,以及30多种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食品。

上午10时许,超市刚开门就迎来不少市民争相选购。记者看到从基地进货的绿色食品:西红柿4.6元/份、荷兰豆8.9元/份、白萝卜1.98元/0.5公斤、白金针菇13.9元/0.5公斤、本地青包菜1.98元/0.5公斤等,其价格比普通超市要稍高一些。陈莫说,这些食品都是自然生长的,成本要高些。

  除了这些原生态的绿色蔬菜,记者看到专柜里销售少见的约30种全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食品。其中漳浦“肉圆”14.2元/包(0.5公斤),莆田“西天尾扁食”30元/包(0.5公斤),东山“手工烧麦”12元/份(10个),霞浦“手工蒸饺”50元/公斤,闽清“糟菜”11.6元/公斤。很多市民都没有见过这些食品,非常好奇,一买就是一大堆。

  陈莫说,这些“非遗”手工食品,由于全手工生产,产量少,不能满足超市的批量供应要求。很多“非遗”食品没有销路,濒临绝迹。经1年多寻访,他们找到了这些“非遗”食品生产者,商议后以无进场费的方式进入超市限量销售,市民也限量购买。据称,这在我省还是首次。

  陈莫说,他们争取找到100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食品,到超市集中销售。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