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印度经济时报:来自中国零售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12-21 | 信息来源:中国网

印度《经济时报》网站12月19日文章,原题:来自中国零售业的启示

印度的零售市场虽然没有组织性,但是巨大。单独一家外国零售商能发展成占主导地位的商家吗?除开展生意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外商还要同本地的“玩家”进行较量。

为了解事情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可以看一看中国。与我们一样,中国的零售业在历史上也是规模大而无条理。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放开零售业,第一批私人超市诞生。90年代末期,食品零售业100%向外国直接投资开放,沃尔玛和家乐福等零售商很快进入中国。

外国商家在中国的经营相当成功,已经在较为富裕的沿海城市开了近3000家门店,大部分门店已实现赢利。它们不仅带来经验,而且还通过竞争使中国同行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并令消费者受益。然而,尽管取得成功,它们只占整个食品零售市场的一小部分,一直未能挑战当地零售商的主导地位,而且在短期内也不太可能。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规模巨大且扩展迅速,有组织的零售商,无论是当地的还是国外的,一直不能取代传统的街市和夫妻店,因为它们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需求。零售业的饼足够大,每个人都可以分一份。只要中国快速发展,这种状况就是可持续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有组织零售业的扩张将导致无组织零售业的相应萎缩。

中国的例子表明,外国零售商或许并不像媒体宣称的那样对当地零售商带来重大威胁。它们不得不适应陌生的文化和饮食环境,以及名声不佳的印度官僚文化,让印度当局相信它们不会侵害印度农民或消费者的利益。它们知道获准进入印度市场只是长期战争的第一阶段。在印度立足需要雄厚的资金、长期致力于印度零售业的努力和接受高风险的意愿。然而,鉴于外国零售商在其国内市场停滞不前,它们知道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