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准夜商机 苏州24小时便利店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1-09-20 | 信息来源:姑苏晚报
近期,苏城多家连锁超市品牌将营业时间调整为24小时。
24小时便利店蛰伏多年终于等来扩张高峰期
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价格明显高过大卖场的便利店才具有发展潜力。
近10年前就出现在苏州街头的24小时便利店,曾经因为生意清淡而遭遇生存危机。但随着市民收入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改变,目前24小时便利店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除了可的仍在苏州扩张外,苏州不少其他中型超市连锁店近期也加入了24小时营业的队伍。
成本高但生意不错新开店过得挺滋润
一般来说,24小时便利店由于成本偏高,要赚钱不容易。但眼下,苏州新开的一些24小时便利店过得还不错。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家、华润万家等超市瞄准了苏州的夜间商机,纷纷开出24小时便利门店或将在居民社区附近的超市调整为24小时营业,销售情况都达到了预期。
记者在阊胥路上一家全家24小时便利店看到,店面不大,商品有3000余种,食品居多,其中,即食品明显增加,包括凉面、包子、卤鸡蛋、关东煮、蔬菜色拉等30多个品种,日用品多半选用小包装。相比普通超市,这里的商品价格差不多,盒饭品种很多,8—18元/份价格适中,店内还设有桌椅,供顾客休息及用餐。营业员告诉记者,这家店夏天开业,晚10点至次日晨7点的夜间收入达到2000-5000元,消费者主要是住在附近的年轻人和出租车司机。
24小时便利店顾客多为年轻人
“过去晚上想买包烟抽都找不到开门的商店,这下好了,有了24小时便利店就不用为这事犯难了。”市民小徐家附近最近开了一家便利店,他的第一感受是方便了不少。其实不少市民都觉得身边的24小时便利店越来越多,越来越近了。
便利店的兴起与繁荣离不开年轻人。昨天晚上11点,正在阊胥路上一家全家便利店中选购食品的小余告诉记者:“这里有些商品的价格比大型超市要贵几角钱,但是很方便,就在家门口,而且这么晚还开着”。购物的便利让小余忽略了这其中的价格差,平时夜班后,她都习惯到店里买些盒饭、关东煮、果汁什么的,有时候买回家,有时候就在店里吃。一名店员告诉记者:“晚上一般来购物的都是住在附近或是下夜班的年轻人。”他们并不一定会买上很多商品,可流连于货架间的他们给便利店增添了不少人气。在旁边一家紧临着的24小时便利店,也是相同的场景。收银员一边忙着收银,一边笑着和记者说,“如果你住在附近,夜间饿了却不愿意出门的话,我们还可以送货上门。”
而在火车站,24小时便利店生意也不错。晚上近12点,火车站附近一家可的24小时便利店里,时不时会有一些刚下火车的旅客前来光顾。“凌晨一两点,也有旅客下车,饿了可以在这里买些吃的、喝的。商品的价格不比白天贵,有时候晚上的生意会好过白天。”
市场培育10年渐成熟夜商机迎来发展高峰
其实近10年前,24小时便利店就出现在苏州街头,最早的连锁24小时便利店概念由“可的”引入苏州。但4、5年前,因为生意清淡,24小时的营销模式曾遭遇生存危机,为节省成本,十梓街等一些并非处于闹市的“可的”门店在晚上经常要“打烊”数小时。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市民的消费模式开始发生了变化。业内人士认为,眼下,苏州已具备开24小时便利店的基本条件。按照业界理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价格明显高过大卖场的便利店才具有发展潜力。苏州大型超市已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大型超市有诸多不便,如购物距离、时间较长、买单需要排队等,这为24小时便利店的生存提供了空间。我市人均GDP早已经超过3000美元、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1000美元,市民消费能力已经足够。
多家超市瞄准夜商机营业时间调整为24小时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以来,全家、华润万家等超市纷纷瞄准了苏州的夜间商机。全家源自日本,是国际最大连锁便利店之一,去年进入苏州市场,目前在苏24小时便利门店数量达30多家;华润万家今年将在居民社区附近的30家超市调整为24小时营业,本月还会将苏州国香园店、吴中店(标超)调整为24小时营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大型超市的空白营业时间。”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夜生活逐步频繁及夜班白领人群的扩大,今年以来24小时便利店的夜间客流迎来小高峰。而环境舒适、服务周到的24小时连锁便利店借助此契机,以更便捷、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夜生活一族”的追捧。
全家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24小时便利店已遍地开花,部分地区几步路可遇一店。随着苏州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轨道交通即将投入使用,苏州也将成为重点发展地区。未来,新店面选址会优先考虑网吧、大型写字楼、酒店、轨道交通的站点以及方便的士停靠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