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众百货彷徨路:充满坎坷也充满期待
发布时间:2011-08-22 | 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细分,京城出现了一些“小众商场”,这些商场所面对的消费者并不是所有人,而是特定的一部分群体。“小众商场”的出现是大型商场的重要补充,对于丰富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而言充满期待。
NOVO百货:开业不久多个商铺空置
现状:
NOVO百货位于北京望京西路,到现在开业有四个多月了。这个商场拥有自营元素,主打潮流客群。走进商场可见,大部分店铺卖的绝对是潮人们喜欢的东西,商品的个性特色十分鲜明。
据了解,NOVO百货的经营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打三大品类商品约150个品牌,定位20-35岁的“小众”客群。其通过变相自营、买手制等运营模式将数十个品牌首次引入京城,结束了需要这些品牌的消费者只能通过代购等方式实现购买的历史。
记者现场看见,每个楼层都有商铺空置,而另一些商铺正在进行打折活动。如EVISU专柜,这一来自日本的潮流牛仔品牌,正以全场6折的力度进行促销。一位消费者表示,其曾在数月前看中的一款价值3000多元的皮包,折扣后只卖2000余元。该品牌导购也表示,新品进行如此大的让利在该品牌并不多见。商场刚开业的时候并没有以打折为噱头进行促销,由此可见,该商场的经营策略正在改变。
NOVO百货北京店是NOVO集团继重庆店后在内地市场布局的第二家百货商场。NOVO位于上海、深圳等地的店铺,大多采取“店中店”形式。所以,上海、深圳的NOVO大多采取租赁物业、以品牌商身份出现,其所在商场方往往会投入巨资负担整体宣传,NOVO方面只需要在商品销售层面多下工夫即可。而在北京NOVO由乙方变为甲方后,其就需要扛起商场整体宣传的大旗,通过大力度的推广为所在品牌招揽客流。这样的工作难度显然加大了。
诊断:
商业人士认为,如果NOVO百货能够花费更多资金,将门店开在西单或崇文门这些和商场定位契合的时尚商圈,可能会让商场后期的品牌推广省力不小。而目前,这家“小众”百货商场,开在了社区化明显的望京商圈已经不能改变,商场要想打破目前的经营瓶颈,其经营理念的调整迫在眉睫。
新世界女子百货:开业一年改装重新定位
现状:
去年5月,在经历了33个月的筹备之后,新世界女子百货带着宠物店、女子书馆以及HOLA特力屋、Lavera、格兰玛佛兰等百货业少见的知名品牌亮相北京。女性一站式购物、星座讲座、大厨食谱、彩绘活动更是吸引众多女性蜂拥而至。据称,仅在试营业首日,其客流量已超过3万人。但是这样热闹的场面持续时间并不长。
现在,新世界女子百货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商场内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女子百货扩大了个性化小铺的经营范围,商品以时尚、潮流、个性服装为主,风格以日韩、欧美、DIY饰品为主线,品牌组合非一般大众熟悉的百货品牌,也不是同商圈现有的低端小商品,而是时尚个性化产品较多。
在开业之初,新世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不管女学生、白领还是家庭主妇,一切现代女性的消费需求,女子百货都能满足。似乎新世界女子百货是面对全年龄段的女性,但时至今日,转型的新世界女子百货却又开始走上时尚个性精品路线。
诊断:
商业专家刘晖认为,女子百货必须进行品牌“深耕”。比如北京的社交活动很频繁,女装定制市场很大。有了这样的市场,女子百货的一楼就可以专做婚纱摄影,或做礼服定制。此外,女性艺术品、女性美食等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体验到独一无二的女子咖啡、女子画院、女子美食、女子美容这样的一条龙专业女性服务,应该会吸引众多女性消费者。
hQ尚客:开业以来客流缓慢增长
现状:
去年9月,王府井百货在大钟寺中坤广场推出“hQ尚客”百货。据悉,“hQ尚客”品牌区别于传统王府井百货精品和大众百货定位,主要针对18-35岁的年轻客层。由于王府井百货通过55年的经营,其定位和特色已经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为了降低这些影响,其启用了新的品牌标志。
据悉,王府井百货通过大量调研表明特色时尚百货在国内的成长空间巨大,但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冰却谨慎地表示,“hQ尚客”品牌的未来将依据其市场表现而定。
从记者对“hQ尚客”的探访看,店内购物环境很好,一些品牌也比较过硬,比如MANGO、ecco等,但是商场整体看,折扣不大。虽然客流比刚开业时有所增加,但仍然不够理想,由于中坤广场的外立面正在施工,也对商场的客流造成了一定影响。
诊断:
商业专家认为,因为“hQ尚客”所处的位置在三环边,非常理想,同在中坤广场的还有家乐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hQ尚客”也带来了客流,而且大钟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商圈,在这么多有利因素的带动下,只要商场的定位清晰,品牌构成合理,而且服务能够跟上,假以时日,这家面向年轻人的个性化商场应该可以做强。
连卡佛:名牌进入北京有点水土不服
现状:
在香港等市场被称为潮流风向标的“买手店”——连卡佛百货,甚至在北京开出了其首家奥特莱斯门店,这被业界看做是连卡佛消化库存的渠道。
虽然在香港非常成功,但是连卡佛在北京的经营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经营利润高,买手制是欧美等发达市场百货店的主流经营模式,但该模式在国内百货领域却是名副其实的“小众”。
买手制是依靠零售商的买手买断货品,其经营利润来自所经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但商场自己需要对商品的销路负责,销售不畅的商品无法退回给进货厂商,经营风险较大。
不过,商场自营商品具备诸多优势,买手制很可能在未来的百货业内大展拳脚。
诊断:
商业专家坦言,除了一些大型百货集团外,整个零售渠道的话语权多是由大型品牌商掌控。这导致国内不少商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外相同商品。这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影响,未来买手店红火的可能性完全存在。
从目前来看,北京现有的一些“小众商场”的确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的是水土不服,有的是定位模糊,但是“小众”的方向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在做“小众”的概念时,一定不能宽泛地下定义,下概念,而要精耕细作。从复兴商业城、三友百货等侧重中老年消费者的“小众”商场看,他们的经验是,不仅在商品方面力求完善,也在服务方面力求完善,只有这样,才可能迎来京城“小众商场”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