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5家超市年内试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发布时间:2011-06-20 | 信息来源:半岛晨报
三年后,消费者在超市里随便拿起一块肉、一把青菜,都能借助电子设备一眼看破其“身世”。今年起,大连针对肉类、蔬菜这“一荤一素”,着手建立流通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管的升级也带来流通方式的变化,大连地区将建起大型批发市场,实行生猪集中交易,从政府监管环节“挤”掉水分和“瘦肉精”,方准入市。
“一荤一素”追溯分三步今年内五家大型超市将试“追”
作为国家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首批试点城市,昨日,本市发布《大连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市服务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方案,大连市将以肉类、蔬菜“一荤一素”为重点,用三年的时间,建立起覆盖全市主城区及金州新区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
其中,到2011年末,完成运行肉类蔬菜追溯系统开发,在2家定点屠宰场、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50家社区菜店、标准化农贸市场、5家大中型超市、1家肉菜配送中心、2家团购单位等进行试运行。
2012年,覆盖100%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场、100%大中型超市、50%的社区菜店和标准化农贸市场、3家肉菜配送中心、50家团购单位。到2013年,覆盖面达到五个100%,即定点屠宰场100%,大中型超市100%,社区菜店和标准化农贸市场100%,肉菜配送中心100%,星级酒店、大型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团购单位100%,全面建成和运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体系,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全程追溯管理。
流通方式借“追溯”变革本市将实现生猪产品集中交易
市服务业委员会方面说,此次流通追溯体系建立之后,大连地区的肉类、蔬菜流通方式也顺势发生变化。比如,将对肉、菜经营主体进行实名备案。对肉、菜流通节点企业以及流通节点企业中经营业户实施实名管理,在肉、菜流通追溯系统中分级备案,取得确定其身份的肉类、蔬菜流通服务卡,逐步建立经营者诚信档案。
这其中,肉类流通方式的变化最为明显。追溯系统建立之后,大连市将实行生猪产品集中交易。设立肉类集中交易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入市备案、集中查验、厂场挂钩、品牌经营、全程追溯”的肉品流通管理模式。凡进入本市的生猪产品必须到集中交易批发市场进行水分和“瘦肉精”等抽检,查验换证,录入追溯信息后再进入流通环节。
同时,大连将对生猪屠宰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快屠宰行业布局优化调整,实施生猪定点屠宰设置规划,关闭不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条件小型乡镇生猪屠宰点,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目前,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正加大力度清理屠宰点。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小型屠宰点,有计划地引导其关停、转产,今年共压缩了18个屠宰点。
大流通追溯子系统
◎定点屠宰场追溯子系统经营主体进厂备案→生猪进厂登记→屠宰批次管理→宰前、宰后检疫登记→肉品交易出厂
◎批发市场追溯子系统经营主体进场备案→肉菜进场登记→肉菜检测登记→肉菜交易登记→电子结算管理
◎标准化农贸市场追溯子系统经营主体和经营业户备案→进场索证验货→商品检测登记→进货批次管理→数据信息下发及商品交易销售、凭证打印输出
◎大中型超市及社区菜店追溯子系统经营主体备案→进货索证验货→商品检测登记→进货批次划分→数据信息下发→商品销售以及商品存储,分割包装、现场分割
◎团购追溯子系统经营主体备案→持卡采购→验货录入→肉菜领用→损耗登记◎产销对接(肉菜配送中心)追溯子系统产销对接核心企业的主体备案→商品订货→收货入库→生产加工→配送出库及现场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