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各地食盐价格开始趋于稳定 有关部门昨下发联合通知要求各地确保供应。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新货源的增加和部分消费者恐慌心理的逐渐消失,加之价格监管和正面宣传引导发挥作用,目前各地食盐价格开始趋于稳定。
这位负责人表示,从3月16日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现象。总体看,各地大型商场和超市基本上能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执行,但也有一些小超市、农贸市场存在加价销售行为,少数零售商销售价格超出规定水平的2-10倍。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稳定食盐等部分商品市场和价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并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据悉,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迅速组织市场巡查和专项检查,对擅自涨价行为依法从快从严处理,浙江等省对查实的价格违法行为公开曝光。同时,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还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加强食盐价格政策宣传,公布当地食盐零售价格水平,加大舆论和社会监督力度。
针对食盐抢购现象,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向各地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盐业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食盐生产供应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盐业公司要加紧生产调运,在小包装盐一时供应不上的情况下,可直接供应大包装散盐。商贸流通企业要主动和盐业公司建立产销衔接,有序、均衡、持续供应食盐,确保3月18日上午起大型超市食盐不脱销、不断档。如因运输条件限制,可采取均衡上市的办法,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要加强对食盐市场价格和供应、销售情况的监测,将本地食盐市场供应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同时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商务部市场运行司。
相关新闻
各地查处一批哄抬食盐价格案
记者昨天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近日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迅速组织开展食盐价格专项检查,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不法经销商哄抬食盐价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违法案件。国家发改委昨天对这些案件进行曝光。
陕西省西安市物价局依法查处了该市秦岭火烧碑蔬菜综合市场13号小芳水产副食商店,将定价为每400克1元的冰凌牌绿色加碘精制盐,提高至2.5元销售的违法行为,处以5万元罚款。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十分充裕,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发改委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欢迎广大市民积极举报违规提价和哄抬物价行为。
“炒盐”上演一日游 “含盐股”昨天全线大跌
周四遭到爆炒的盐业股,昨天全线回调。截至收盘,兰太实业、南风化工、山东海化等盐业个股包揽跌幅榜前三,前一交易日一并大涨的调料股也跟随退潮。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7日紧急发文称,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各地要严打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中国盐业总公司以及多个省份密集部署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同时市场传言,云南盐化的主力,利用民众的恐慌情绪,制造了近日的超市抢盐、股市抢筹现象。
受上述消息影响,两市的炒盐热情急速冷却,周四走强的个股纷纷跳水。生产快中子反应堆所必需的冷却剂核级钠,同时经营加碘食用盐、化工原料盐,集多种“核辐射”概念于一身的兰太实业率先跌停,南风化工、山东海化分别跌幅超过8%,云南盐化跌7.55%。
此外,与盐沾边的调料个股同样未能幸免,恒顺醋业跌4.63%、涪陵榨菜跌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