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连锁企业家乐福10日在此间为首批10位社会监督员颁发聘书,家乐福方面表示,这些监督员将不定期对家乐福在上海的20家门店进行“暗访”和监督,内容包括商品质量、员工服务、内部管理、购物环境等。他们将把检查结果直接反馈给家乐福中国区相关负责人,并纳入门店考评体系,以此督促门店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提升管理水平。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价格欺诈事件之后,家乐福“罕见”地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监督员”机制,对所开门店进行监督,而且还给这些社会监督员也起了一个富有意味的名字“啄木鸟”。
大家都知道,啄木鸟因为能从树木啄出藏在其中的害虫而被誉为“森林的医生”,同时因为啄木鸟善于捕捉隐藏的害虫的习性,也被比喻成“执法者”的形象。对于家乐福的良苦用心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在了解了家乐福这些“啄木鸟”的真实身份以后,人们还是有些担心:这些经常光顾家乐福的熟客变身“啄木鸟”之后,会不会被家乐福所“同化”或收买?会不会成为家乐福的代言人,一旦家乐福在中国遭遇市场危机时,这些所谓的社会监督员会一边倒地倾向于家乐福?还有就是这些“啄木鸟”能否尽到职责,为中国的消费者“啄”开洋超市的“消费黑洞”,让国人真正能够在洋超市里放心消费、明白消费吗。
作为一个有着国际声誉的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以诚实守信的经营之道,来取信于中国的消费者,而不是在所谓的“手段公关”中乐此不彼。如果说在有了这些“啄木鸟”之后,仍然有消费者的举报和投诉,家乐福只会在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滑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