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连锁渠道商主推明码实价
发布时间:2011-03-08 | 信息来源:天津网
自“价格欺诈门”事件后,近期不少大型超市纷纷进行价签“瘦身”,悄然撤掉了黄色的降价、优惠标签,“促销价”“特价”等字眼也渐渐消失了。除大型超市外,大型家电连锁卖场也开始重新梳理价格,主推明码实价。
近期,记者走访本市家电卖场发现,除商品机身上附有价格标签外,所有的宣传海报以及用于促销的“爆炸签”都少了很多。
某品牌空调销售人员表示:“目前所有商品标价都是一口价,返券赠礼等活动也没有了,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过一段时间还会有促销。”销售人员的介绍似乎也透露出种种“难言之隐”。
家乐福、沃尔玛多地门店因价格欺诈而创下950万元的零售业罚款纪录给业内敲响警钟。2月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行业自律委员会的名义发出《商业连锁经营企业规范价格行为倡议书》,包括苏宁、国美在内的近40家大型零售、服务和供应商企业当场进行了签署。据了解,此次《倡议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合理定价、规范标价、明码实价、完善价格管理制度、杜绝价格违法行为等方面提出行业自律要求。
“从2月底开始,我们主动规范卖场商品标价,实施一价一签,明码实价,拒绝虚标高价再打折或者再降价的情况。”苏宁天津地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记者发现,该卖场两周前标价13999元的某外资品牌液晶彩电,明码标价11999元,比以前降了近2000元,确实直接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
虽然标签价格得到了规范,但消费者有点不习惯。正在购物的李先生表示“我觉得最近是消费淡季,家电都应该降价销售的,所以才打算来买一台新的洗衣机,可是转了半天也没有降价的。”记者了解到,最近像李先生这样带有质疑的顾客非常多,很多消费者都被没有降价广告的商品打退了热情。销售人员表示,最近由于商品统一更改标签,很多消费者都表示不习惯,对于何种商品让利最多无法进行判断了,“明码实价”与消费者的消费惯性产生了分歧。
针对消费者的担忧,卖场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重要节假日,卖场还会进行促销活动。促销方式除了降价、买赠等传统方式之外,还会逐渐采用会员权益与积分促销等方式。“明码实价与促销并不冲突。”该人士说道。比如,一款明码标价3999元的液晶电视,在促销期,商家可能会让利200元。那么,这台电视的实际成交价格就是3799元。促销期过后,这台电视的价格仍将恢复到3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