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善资金惠及困难群众500万人次 拳拳爱心满浙江
发布时间:2011-02-25 |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
全省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超过两万家,累计募集善款100亿元,189家基金会资产总量超过26亿元,慈善公益金年均支出15亿元,慈善资金惠及困难群众超过500万人次,注册志愿者达318万人……透过这组数据,过去5年间,浙江人的拳拳爱心跃然纸上。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相关部门多次下发有关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强调党委、政府推进慈善事业的责任,提出慈善事业发展目标,明确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推动慈善事业走上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目前,我省在省、市、县(市、区)三级全部建立慈善总会或协会的基础上,向乡镇、社区、村(企)延伸,至今已建近2000家,其中半数乡镇(街道)建有慈善会(分会、工作站)。基金会等慈善公益组织5年增加80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慈善超市已有360多家,超市和社会捐赠接收站点遍布城市社区,农村流动的慈善超市为更多农村困难群众提供帮助。
过去5年,全省慈善机构筹集善款从25亿元增至100亿元,援助的困难群众由“十一五”初期的百万人次,增加到如今的500万人次,慈善捐款数额和惠及人数,均居全国前列。
我省一直致力加强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制度建设。我省已建立较完善的慈善组织年检年审和重大活动报备制度,每年审计当年捐赠收入、使用情况,并进行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我省慈善事业的主力军。过去5年间,全省接收的慈善资金80%来自民营企业。专注于助困的“万向慈善基金”累计造福全省4000余名困难群众,“胜华慈善基金”助千余名偏远海岛山区的大中专学生完成了学业,“兴业慈善基金”通过助老、助残服务,为万名困难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
普通公民逐渐成为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的另一支生力军。去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杭州一位何姓残疾人请“的哥”帮忙抱他进银行,向杭州市慈善总会汇去捐款10万元,成为杭州普通市民捐款数额最多的个人之一。
全省匿名捐款的爱心人士越来越多,仅宁波市慈善总会去年就接收380人共220余万元匿名捐款。其中,“郑女士”69万元,“顺其自然”66万元,“任思源”148万元。一位叫“妙音”的好心人,去年3次共捐款40万元。
越来越多热心人士走进志愿者、义工队伍。全省注册志愿者目前已达318万人,他们活跃在助学、助困和助教的第一线。去年4月,玉树地震后,“80后”义工刘青与另外两位义工联合将价值36万元的救灾物资及时送到灾区。在抗击各类自然灾害中,志愿者的身影总是及时出现在最需要帮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