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仍有难题待解 破解尚需多方合力
发布时间:2011-01-19 | 信息来源:大众网
今年,应对菜价上涨,超市、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农超对接”模式对稳定菜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 被逐步推广。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尤其是中小合作社在与大型商超巨头“对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往往显得“人微言轻”。
今年,应对菜价上涨,超市、农民、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农超对接”模式对稳定菜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被逐步推广。效果可见,困难亦有,由于地位不对等、经营理念不同等因素,“农超对接”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 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接过程遇障碍
听说“农超对接”的好处,青岛园泉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范经理最近一直在尝试与超市联系,力荐自家的蔬菜。但结果令他失望,因涉及采购量、种植规模、运输等问题,始终无法与超市达成合作。
范经理告诉记者,一些大超市进店门槛较高。除非在当地规模、名气都较大,否则很难有机会进入大型超市。而且从接触中反馈的信息看,农产品进驻大型超市投资大、扣点高、回款周期长,加上经常需要配合超市搞各种特价、促销活动,做不好甚至会赔钱。
遭遇类似烦恼的还有青岛金海岸蔬菜专业合作社。据合作社负责人王乾世介绍,超市对农产品的质量、卖相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而且超市根据销售量而不是进货量与合作社结账,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由供货方承担。超市账面上显示的销售量与合作社供货量有时相差较大,差额部分只能是合作社“吃哑巴亏”。
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在“农超对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尤其是中小合作社在与大型商超巨头“对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往往显得“人微言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