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陕西落户 “孔雀”谁还东南飞
发布时间:2011-01-16 | 信息来源:华商报

  随着中国深层次开放的推进,外资企业在中国掀起了一轮“西进浪潮”。5年来,西安市民发现身边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博世、西门子、沃尔玛、壳牌、杨森、汇丰、NEC富士通等,这些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已在陕西安家落户。截至2009年末,在陕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外企超过4000家,其中世界500强45家在陕设立了56家投资企业。 
   
  而“十一五”期间,陕西累计引进外资70亿美元,省外资金534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80亿美元。 
   
  2010年12月25日下午,西方传统的圣诞节,西安李家村万达广场沃尔玛超市内已是人头攒动。“刚和女友看完电影,来这里买点东西。”排在等候付款的队伍里的市民白先生说。依托“一站式”的商业模式,沃尔玛这家新店开业不久便有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随着中国深层次开放的推进,外资企业在中国掀起了一轮“西进浪潮”,看似离我们遥远的世界500强的产品已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每天你吃的可能是麦当劳、肯德基;喝的是高新区生产的百事可乐,或经开区生产的可口可乐;你买东西可能常去的是遍及西安的某一家沃尔玛超市;你可能会去和记黄埔的楼盘挑选一套自己满意的居室;你会发现自己在汇丰银行的外汇账户理财收益更高…… 
   
  故事一 在西安也能找到好工作 
   
  “我没想到那么容易就能找到合适的企业。”现在已在西安一家研究所工作一年多的徐鹏说。 
   
  2006年,从深圳某电子企业辞职考取了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后,徐鹏便不打算再回到深圳,“我本科就是在西安读的,当年的理科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东南飞’,主要是陕西本地没有可以接纳的单位。”徐鹏说。 
   
  西安是中国高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也一度因为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出现人才大量外流现象——被外界称作“孔雀东南飞”。近几年,随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电子企业在西安建立了研发中心,给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刚开始读研时,对于是否能在西安找到专业对口且待遇满意的工作,徐鹏还不是很肯定。“2009年初,我就开始投简历,”他回忆道,“结果在网上一搜,西安高新区里的外资企业还真不少,和我专业对口的高科技企业很多,没多久,我就接到了ABB的邀请,那可是世界500强。” 
   
  尽管最终徐鹏去了西安的一家研究所,但在他看来,西安的高新企业越来越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更多了,“我的许多师弟,现在都选择留在西安发展,有对口的专业,待遇也很不错,生活压力比一线城市小,为什么不留下?” 
   
  世界500强的进入,不仅仅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平台,也让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8年,美国库柏集团入驻西安高新区,带来了1000人的就业岗位;2009年8月,世界500强企业,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管理者——百胜餐饮集团西安呼叫中心成立,员工达到700多人…… 
   
  故事二 超市“三足鼎立”老百姓得实惠 
   
  2011年第一个周五的下午,将车停在超市的停车场、刷完会员卡后,在西安高新区上班的彭莉走进了位于电视塔附近的麦德龙仓储式超市。 
   
  “每隔半个多月,我都要来这里买点东西。”由于老公在西安一家外资酒店采购部任经理,彭莉可以凭借会员卡进入这家位居世界500强的超市。 
   
  彭莉表示,尽管西安的超市早已是随处可见,“但这里有许多进口的食品别的地方很难见到,而且价格也很合理。”对于曾在澳大利亚留过学的彭莉来说,这里的商品很合她的“口味”。 
   
  实际上,对于西安中高收入的市民来说,经常去麦德龙逛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麦德龙通过会员制发展客户的营销模式,也为陕西的零售行业带来一种新的经营理念。 
   
  除了面向大客户、中高端人群的麦德龙,另一家世界500强的零售商——沃尔玛,这五年里在西安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 
   
  2008年西安沃尔玛金花南路分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西安的第2家分店,也是其在中国开设的第100家分店。对于陕西市场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在西安的店面不足十家,在数量上与人人乐、华润万家等国内超市“大佬”无法相比。但从2007年进入西安市场,沃尔玛在陕西的扩展一直采用的是稳扎稳打的策略。而采用与万达广场联盟的营销模式,让沃尔玛超市基本上占据了西安的各大商业中心的黄金位置。“随着沃尔玛、人人乐、华润万家的加速扩展,西安的超市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薛健表示,这种竞争局面,最终受益的将是普通消费者。 
   
  故事三 大巴空乘服务像坐飞机 
    
  “坐着比以前舒服多了!”刚刚从西安-汉中大巴车上下来,何肖华对身边的朋友说。老家在汉中的何肖华已经很久没有回去过了。“印象中,还是那种小中巴,夏天又热又挤”。 
   
  随着西汉高速在2007年国庆节前的全线通车,西安高速的客运水平也上了新台阶。“现在的大巴车厢宽敞,液晶电视,还有洗手间,最好的是,车上实行的是空乘的服务标准,让我们有坐飞机的感觉。”何肖华高兴地说,“3个多小时一点也不累,下次我要带小孩去汉中玩。” 
   
  何肖华提到的大巴车就是由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客运大巴。西沃客车是世界500强企业沃尔沃在西安的合资企业,主要以生产大型客运大巴为主。 
   
  2007年7月西汉高速开通前,在众多的竞标者中,西沃客车脱颖而出,西汉高速客运公司一次性与该公司签订了40辆客车的订单,西沃生产的沃尔沃大巴成为了西汉高速的主力运营车型。陕西生产的高端客车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由此奠定。 
   
  为何选陕西 
   
  高新技术优势突出 
   
  2009年3月,世界500强之一的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总投资21.92亿元的电子传动和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生态产业园开工建设。 
   
  其实,早在2007年底开始,博世力士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新的迁徙地和主战场。最终,西安凭借综合比较优势,成为博世力士乐迁移的目的地。 
   
  博世力士乐总经理ThomasNuernberger告诉记者:“迁址西安,是为了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同时寻求西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西安相比较东南沿海城市,不仅地价有优势,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丰富的人力和科研资源,而且人力成本相对较低,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西部大开发以及关天经济区的设立,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许多国际大型企业早已看中这一点。SK国琳沥青公司的负责人曾表示,选择西安就是想开发内需市场,现在已经不像以前外国企业选择西安是从成本考虑,而更多的是战略部署。 
   
  陕西地处中国西部大开发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能源化工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优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外企纷纷入陕。 
   
  政策很攒劲 
   
  西安外企设立登记一天“搞定” 
   
  以世界500强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的加速进入,正是“十一五”期间陕西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的缩影。以西安为例:去年全年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0.72亿美元,同比增长38.84%,其中出口达51.39亿美元,进口达49.33亿美元。目前,西安进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有99家。 
   
  薛健表示,“十一五”以来,我省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延伸。带动了我省加快发展,增加了税收和就业,同时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期间,为了加快外资企业的发展,陕西的政策也相当攒劲。西安海关推出了涉及海关监管、税收管理、加工贸易管理等各方面的24项新措施,支持全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而2009年成立的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了外资企业设立登记和建设类项目“联动式”并联审批机制,其中外资企业设立登记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者 刘鹏)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