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菜价上涨 专家称"农超对接"是治本之策
发布时间:2010-11-25 | 信息来源:人民网


24日下午,景田佳友市场里市民在挑选农产品。这类小型超市开在社区里,薄利多销,价格比大型超市低不少,深受附近居民欢迎。

  “最后一公里”菜价涨了50%!什么是导致这最后一公里涨价的真正原因?记者昨日深入菜农、批发商、超市和消费者多个环节进行采访,力求探寻导致菜价高涨的“幕后推手”。长期关注菜价的市零售商协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博士刘鲁鱼告诉记者,只要有决心,政府有很多手段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菜价高涨的难题。
  
  社区小店薄利多销名声大
  
  昨日下午1时,71岁的周来晓阿姨特意领着深圳商报记者,来到福田区埔尾村86栋佳友超市,“我一个星期买两趟菜,这里的菜很便宜!”客家人、女店主陈云青笑呵呵地说:“周阿姨是老顾客。”
  
  深圳商报记者注意到:这里生菜0.88元/500克,茄瓜0.98元,青尖椒1.18元,大白菜0.88元,上海青1.18元(同上),周阿姨说:“前几天上海青0.7元。”一个百平方米社区小店,为何蔬菜这么便宜,记者问其蔬菜渠道,陈云青说:“布吉农批市场。”她解释,周围有华润万家等三四家超市,论规模、实力都拼不过人家,只能拼人气。“连住梅林海关的人都过来买菜,主要是便宜。”这里蔬菜有40个品种,店里15个人。每天供应周边上千户居民的蔬菜,是城里的“微小细胞”,陈云青说,薄利多销的打法,让小店挺旺,周边顾客也很开心。
  
  佳友超市的奇特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营销策略非常特别。经营理念就是薄利多销,虽然每一斤菜赚得不多,但流通快,利润也不少。相反一些大超市,因为租金、人工成本高,加上损耗大,蔬菜成本高,所以就只能高价卖。高价卖又造成高损耗,进入恶性循环。
  
  压缩环节加快“农超对接”
  
  从产地源头到商场,如何破解农产品“最后一公里”?深圳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专家学者、经营者、消费者、政府各施其法,政府、商业部门开始力推“农超对接”。这是一个兼顾了消除“近忧”和化解“远虑”的工程。
  
  相关专家认为,菜价“最后一公里”飙涨的根本原因是商业领域靠着自己的垄断地位在流通和销售环节对农民和市民进行了两头盘剥,解决“最后一公里”菜价问题,需要加强综合服务。
  
  在深圳跑了十多年运输的刘先生,昨日下午2时对深圳商报记者说:“两天一车西瓜,从汕尾到深圳走深汕高速,柴油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涨得太猛,过去一车花400至500元的柴油费,现在要700元,现在一升柴油涨到6.5至6.6元。一斤西瓜从汕尾原产地出来1.45元,到福田批发市场2元,再到深圳超市里就涨到3至4元了。”
  
  昨日下午,深圳商报记者采访市人大代表、市零售商协会副会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博士刘鲁鱼,他认为,“最后一公里”农产品涨价是指“一定时段的个别品种”,从地头到商场的农产品,这里面包含了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不仅仅是运费问题,而是农产品产业链的全部。“最后一公里”农产品涨价也不是所有农产品品种。
  
  记者了解到,2007年开始,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开始力推“农超对接”,这是一个兼顾了消除“近忧”和化解“远虑”的工程。“近忧”是农产品出售难、农民收入低等现实难题。“远虑”主要是居民食品安全、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这种发展农产品从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就是“农超对接”,它被称为“农产品流通的新革命”。企业、农民和消费者均可从“农超对接”中获利。专家分析,“农超对接”可省去30%~40%的流通成本,消费者因此可以获得10%的让利,10%~20%则被超市获得。
  
  “菜篮子”需要全程监管
  
  政府对于“菜篮子”,不仅要管质量,也要管价格。要管住价格,需要依靠市场之手,鼓励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昨日,深圳商报记者再次采访市合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的“高山蔬菜”供应深圳沃尔码。“生鲜产品经营已成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说。业内纷纷感觉到“农超对接”正强烈冲击着超市传统的运营模式。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专家给出数字: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有些省份很低,如四川本地企业还不到1%。
  
  专家观点
  
  两只手管住高菜价
  
  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菜价三级跳的难题,依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广东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清华常年关注农产品价格变化。对于“最后一公里”现象,陈清华表示,蔬菜总产量减少是主要原因,中间环节太多直接导致了价格翻番。
  
  他进一步分析,从产地到销售地,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环,虽然距离远,但各项成本投入较少,而到了销售地后,就要经过大型集散市场、中小型批发市场、销售网点、小商贩等众多环节,而这样的每一环节都要加入诸如水电费、管理费、摊位费、人工费等实际费用,并且这些费用要最终归入到菜价当中,引起连锁反应。至于农业部门,除了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政策支持外,还没有权力对蔬菜价格进行干预。
  
  而物价部门除了会定期对蔬菜价格进行动态分析监测外,并不会对蔬菜的价格做出干涉,目前市场上95%的商品价格是放开的,其涨落完全根据供求关系由市场调节,只有5%的商品需要政府定价,而蔬菜价格“最后一公里”现象恰恰是一种市场行为。蔬菜价格高涨首先源于地头价格的反弹,加之运输环节费用支出增加、人员、管理等成本以及蔬菜自身在销售地损耗增加、浪费等原因,导致了“最后一公里”现象的出现。专家认为,政府引导与市场监管相结合,用好两只手才能管住高菜价。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