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河南正道收购郑荣及旗下子公司所有资产
发布时间:2010-09-09 | 信息来源:大河报
  8月6日双方签下产权转让协议,正道以6440万余元的价格收购郑荣及旗下子公司所有资产。这是正道继去年4月收编思达商业百店、今年再度传出重组郑州商业大厦消息之后的又一次出手。正道“急行军式”扩容无疑在郑州工商界掀起了波澜。 

  9月2日本报由多个渠道获得消息证实,河南省正道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道)与郑荣集团,已于8月6日签下了产权转让协议。正道以6440万余元的价格,收购郑荣及旗下子公司所有资产。预计在本月中旬由郑州市政府最终获批,将完成所有产权交割。 

  继去年4月“收编思达商业百店”,今年3月“欲重塑郑州商业大厦”的消息见光之后,河南商界曾为正道“急行军式”扩容,做出个性化定义:请在郑州那些“生计濒危企业”的背后寻找正道的踪迹。 

  而此番“签下郑荣”,无疑再度增加了同行对其的羡慕、佩服和醋意。但正道到底要干什么,值得继续玩味。 

  “签下郑荣”,果不其然 

  早在8月6日,正道和郑荣就签下了产权交易合同,转让金额约为6440万元 

  正道十年来的“不说、只做”,在浮躁的河南商界显得“颇不合群”。 

  但正是这样一个过分内敛的企业,两年中不间断的“接大盘、拿奇产”的急行军式扩容,愣是让外界对 “正道所为”此前的种种难以置信,调变出了信服感。 

  诸如此次“签下郑荣”,郑州市产权交易中心于6月26日发布公告,宣告郑州郑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整体国有产权转让。15天后,网络上即有“正道欲迎娶郑荣”的爆料出现。 

  9月2日,本报由郑州市国资委及正道集团内部获得证实:郑荣的“下家”确是正道。早在8月6日,买卖双方即签下了产权交易合同,转让金额约为6440万元。而目前,双方仍在为资产与历史债务清算、员工就业安置等扫尾问题,紧密地沟通磋商。预计在本月中旬,最终结果将披露。 

  而在正道正面宣告接盘之前,至少还有三大值得把玩的看点:其一,2007年以净资产负3000万元“挂拍”的郑荣,曾无人喝彩。而在今年,净资产却标出了6437.25万元,而且还卖掉了。其二,正道接盘郑荣的由头,是“被邀约”。同时,它的竞标对象只有一个非著名食品公司,没有一家肉制品生产商。其三,作为零售流通企业的正道,收编了历史品牌价值、超过实际价值的郑荣,到底要干什么? 

  关于净资产三年后由负变正,郑州市国资委企业资产处处长冯生炬的解析是,土地资产自然增值,是毋庸置疑的。而2008年,借国家商务部“减债脱困工程”东风,郑州市政府与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商定,对包括郑荣、郑百文、紫百等一批老国企,依照31.97%的偿还率“减债”。另在当年,对这批老国企的职工安置问题,进行了妥善分流。郑荣有600多名下岗职工,进入了郑州市失业保险管理中心。“政府两度推手‘减负’,为‘拯救郑荣’创造了契机”。 

  至于因何只有两家企业竞标,缺失肉制品同类企业参与?郑荣已是铁心“免开尊口”。 

  来自于官方的说法是,3年中,郑荣并没有间断过与双汇、雨润等企业的沟通,但同业者对于旧国企产权转让的潜在风险及实际资产可利用价值,颇为忌惮。 

  譬如,郑荣在南阳路的核心资源,几乎让战略投资者看不到希望:一条20米宽的胡同伸向一块巴掌大的地盘,几座上世纪80年代的冷库背靠铁路动脉,上悬高压线走廊,相当寂寞。此外,该公司在2002年变卖南阳路厂区土地后,在惠济区添了一座占地50亩的屠宰加工厂,据传至今没有土地使用证……但即便如此,郑荣在二度产权转让公告中仍明示,接盘者不可改变经营主业。 

  “主要是为了安稳员工,这是旧国企转让必须明示的红线,避免之前所出现过的麻烦。”冯生炬另透露,依照国有企业改制程序要求,“郑州郑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产权转让完成后,原公司注册名仍归属国有,随后将被注销。接盘的正道,需要向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新公司。哪怕是“正道郑荣”,也行。但“郑荣”、“郑大厨”产品商标,将归正道所有。 

  疑似为思达寻找发动机 

  坊间猜测,正道将彻底改造郑荣,生产生鲜产品,打通与思达超市的关联渠道 

  通吃郑荣的游戏规则,是“不牺牲肉制品主业”,这就足以说明,正道董事长武治功拨好了首度跨行发展的算盘。 

  但一个连品牌历史口碑也即将挥尽的郑荣,留给正道急迫跨行的“嚼头”,到底是什么?而正道改制发展的十年后,刚刚崭露头角,又拿什么来驾驭一个生产型企业? 

  更何况,中国的肉制品消费市场,早已是河南双汇、江苏雨润、四川希望、山东金锣等大牌“割据天下”的时代。未来的“正道郑荣”,在探索生计与发展路径上,似乎无处可寻市场竞争下的“怜悯”与放任。 

  在通吃郑荣“大功告成”之前,这种种的匪夷所思,武治功不会吐口解答。这是他的惯例。 

  然而,外界普遍对此的揣摩,基本锁定了两个方向:其一,彻底改造郑荣,全面发展生产生鲜自有产品,打通与思达超市的关联性,打通上下游供给链条;其二,收拾好场子,再向双汇们推销,卖个更好的价钱。 

  持前者看法的,是省内零售业资深人士的声音及政府渠道的反馈;而持后条看法的,则清一色的是战略投资经理人。 

  “即便是正道有‘卖郑荣’的谋划,也一定是远期的。因为战略投资的游戏规则,同样是需要‘先包装,再谈价’。”上海贝兹商业投资管理公司首席顾问谢涛认为,如果没有去年接盘思达,即便是郑荣是块金砖,正道也不会碰。而一旦“签下郑荣”,旗下百余超市门店即是激活生产链的依托,这是它的不二选择。 

  一位与武治功紧密走动的商界人士对此表示认同。他笑说,很多人看不懂正道,是因为猜不透武治功设置的战略发展意图,就如正道收购思达商业,虽是零资产接盘转让,却背负了1.4亿元“巨债”,却鲜有人知恰是填上了他的“心想”。因为弥补正道超市经营短板,绝不仅仅是为占领郑州消费市场更多话语权,而是另一条提供滚滚现金流的财路,这是武治功2008年即成竹在胸的谋略。 

  今年3月,武治功一次罕见媒体公开发言中披露,由2009年下半年起,正道思达已实现自负盈亏了。同时,在未来的三年,要在郑州市内做到7~10个超市大卖场(现为3个,1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可称为大卖场)、300个社区超市(现有109家直营门店和110家加盟门店),同时,还有一个生鲜熟食加工中心。 

  由今看来,这个筹划中的生鲜熟食加工中心,与郑荣在惠济区的生产厂房、市区的冷库,太像一种暗合。 

  “是否在3月份,正道就收到了郑荣的邀约”。等待武治功解释。 

  武治功最终想要什么 

  正道要冲击郑州商业近十年墨守成规的二元核心格局,搅动新一轮市场话语权竞争 

  “正道在做什么”、“武治功说了什么”,已是今年河南经济界颇为流行的关注兴趣。 

  就如商业大厦,虽是尚处破产进行时,没有挂牌竞标的时间表。武治功却是在不同场合,轻快地吐露了他对重塑郑州“西区商业地标”的勃勃兴致,以至于商业大厦门前冷饮店的小贩,都知道了“正道要把商业大厦拆掉”。这是“签下郑荣”的同期,所发生的故事。 

  有零售业人士为正道两年来的超强魄力,做了简单的估算。如是商业大厦项目竞标成功,正道在三年内需向三大项目投入的基础资金,将不少于4个亿。诸如理顺收购项目资源、整合各渠道间互联、集团整体经营架构改造等软性调整投资需求,必然随之并购接踵而至,所需资金量更是难以估算的。 

  此外,一个曾被媒体轻描淡写却被正道视为“崛起旗帜”的郑州正道花园国际购物中心项目,需要重新拉入视野。 

  这一规划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共计25层的商业地产项目,2008年5月即在河南省发改委有了报备。预期总投资536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27600万元,国内银行贷款26000万元。它所处的正道花园商场至纬二路区间地块,当前进展速度比商业大厦要快得多,地面拆迁工作已在进行中。 

  武治功最终想要什么?行业内相当默契的判别方向是,“正道要冲击郑州商业近十年墨守成规的二元核心格局,搅动新一轮市场话语权竞争”。 

  事实上,武治功对此并没有否认。例如他在今年在对媒体发言中,对“2009年突围”、“创造一个有规模的本土企业”,频频提及。由此推理,武治功为正道谋划的急行方略,一定是在2008年就完成的。 

  正道内部一管理层对此予以证实。他透露,2008年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刻,让正道看清了,在花园路商圈偏安一隅的最初构想,是市场游戏规则不允许的。市场购买力陡然间下滑,让同业者之间促销绞杀、优质品牌资源争夺,越发残酷。 

  不进则退,有了规模才不能被封杀、才能不被挤出局。这就是武治功最终所悟。同时,香港新世界、华润、银泰、大连万达等内外资零售巨头,金融危机时期在河南市场的区域渗透,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在不断强化效率。客观上,也极大刺激了正道对“急行”的迫切感。 

  “正道急行速度很高吗?大连万达王健林造访一次郑州,轻轻松松一口气承诺了5个SHOPPING MALL项目。一个20万平方米,单体年业绩要达到20亿元。也许这就是郑州市场,在未来竞争的新投资布局门槛。” 省内一重量级百货供货商如是认为。 

  正道“急行军” 

  资金安全,并非正道急行的最大担忧,如何理顺多项目开发,乃当务之急 

  从被母公司砸塌的思达商业、走向破产的商业大厦,到几乎无人问津的郑荣,河南商界为“正道式扩容”调侃出了一道全新的定义:请在郑州那些有意出让的“濒危企业”背后寻找正道的踪迹。 

  然而,这种偏爱烂摊子的个性化“急行军”的路径,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价值与运作规律?这是武治功留给外界的最大神秘。 

  一个被不容忽视的事实,正道在处理“政企关系”融洽度的能力,在郑州零售圈公认是最棒的。或许因此,正道每年消费券的销售量,总会让同业竞争者嫉妒三分。 

  有人说,红顶出身的武治功与政府沟通本就是驾轻就熟。也有人说,正道由老国有商企改制的十年发展现状,堪称郑州经典样本。“有成绩、成榜样”,自然会受到更多的疼爱。还有人认为,在政府需要帮助的时刻,正道总能不失时机地担起承接之任,这是维系亲情的核心纽带。 

  “触及不良资产企业的产权转让,政府最担心的就是人员安定性。而绝大多数参与竞标的民营资本,非但做不到正道对此的理解,却是一味‘要政策’。”一位负责国有企业改制的官员,在私下交流“正道收编思达”时这样表述。 

  当然,即便是官方在意识形态上为正道有加分,却也必须建立在正道有能力接盘的基础上。 

  自2005年“挤走”金博大入主中环百货后,正道一度被彻底淹没在“蛇吞象”质疑声中。之后的5年,正道中环百货在冷视中,非但没有死,并逐步在消费市场提升热度。 

  直至今年上半年武治功透露出,集团零售业上一年度业绩突破了12亿元,“排在郑州零售业第三位”,方才让河南经济界重新认识了正道的轮廓。 

  然而,百货业毛利率不超过30%,即便是十年周而复始利润滚动,似乎并不能为正道“急行”提供足够的资金链支撑。

  “非正常扩张时,往往会有大量银行贷款在里面,这就是泡沫。但时至目前,正道的账面上并没有一分钱的贷款。”一位与武治功紧密走动的商界人士认为,资金链的安全性,并非是正道急行方略最大的担忧,而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理顺多项目开发的时间错位,玩转这一密集投资的魔方。

  (大河报 记者 杨霄 文 平伟 图)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