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端超市PK战打响 中商推出优品汇
发布时间:2010-05-26 | 信息来源:楚天金报
继中百、武商先后开出生活剧场、超级生活馆之后,本土另一个大型零售商业集团,也把目光锁定在了高端超市上。下月初,中商集团旗下的高端超市优品汇,即将亮相。从最初的大众超市“价格战”到高端超市的“差异化”,本土超市的争夺战越演越烈。
商品主打“进口 有机”牌
别致的装修,精美的商品,满眼的进口商品,环绕在耳边的轻音乐……时下,这种提倡“不一样购物享受”的高端超市,市民已经不再陌生。
2006年,中百集团在武汉率先涉足连锁经营高端超市这一新型商业业态,专为精英人士量身打造。一年后,武商集团占地8000平方米的超级生活馆横空出世,定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消费人群。
生活剧场店内商品八成以上为进口商品,包括食品、日用品,此外还有有机生鲜蔬菜瓜果等;超级生活馆的进口商品也占了一半,其中30%是武汉首次引进,如富隆酒屋、日本“新快”冷鲜肉等。
中商集团即将开张的优品汇,进口商品也将占到三成以上,并将开出2到3个专柜陈列商品。其次,有机、绿色农产品和净菜也将占到生鲜类的一半以上。“好比以前,冬天大众超市卖普通的菜薹,今后优品汇就只卖洪山菜薹了。”
市场细分孕育出“高端”
“大众化超市同质化严重,卖场经营的商品,从洗发水、牙膏、小家电到各类食品,都大同小异,于是价格战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中商集团人士表示,高端超市则可实现差异化竞争,比如卖场的布置、商品的挑选。
一般来说,大众超市讲求空间利用,货架都是方方正正的;而高端超市则体现的是购物享受,根据商品的不同,陈列道具也不一样,农产品陈列柜就可以做成推车的形状。
高附加值商品的利润,也是让众多标准超市、综合超市转型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理由。中商集团人士坦言,与目前国内超市依靠大量销售商品,从而获取“通道费”的盈利方式不同,高档超市侧重的是经营商品本身。以进口商品为例,基本上是商家自己拿钱采购,直销模式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的成本,利润比其他商品要高出10个点。也正因如此,他们要不断地寻找到错位商品,克服商品同质化的弊病,依靠商品本身的高附加值获取利润。
成本高很多“钱景”难乐观
在武汉,超市零售业的竞争片刻都不曾停歇。然而,这边本土超市纷纷“挺进”高端市场,那边外资超市却如湖水般平静。
外资超市沃尔玛,在北京、深圳、厦门等一线城市有着另一种较高端的业态——山姆会员店,该超市湖北地区负责人昨日透露,如果在武汉能找到合适的店址,比如能容纳1000个停车位、毗邻商圈等等,不排除在武汉也开设山姆会员店。
家乐福人士昨日表示,目前,全国的家乐福店只有大卖场一种形式,没有高端卖场的计划。
记者了解,开设一家高端超市的成本要比大众卖场高出一倍。目前,生活剧场、超级生活馆,盈利情况并不乐观。对此,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汪涛指出,高端超市是大众超市的向上延伸。开设高端超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领导者在取得了充分的市场覆盖后,市场细分出高端或者低端需求,丰富产品线;另一种是新晋企业为了避免跟强势企业冲突,另辟蹊径,提升自己的地位。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武汉人在高端消费品的消费数量和购买力上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如果在没有充分准备下效仿开高端店,盈利并不乐观。
(记者 彭鹏 通讯员 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