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勾结推贵价菜?卖场叫屈:生鲜没钱赚!
发布时间:2010-05-21 |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5月份,南方的几场暴雨给深圳市民带来了久违的凉爽感受,同时也带来了几分疑惑。最近,有网友在网上质疑最近超市卖场里生鲜蔬菜的价格与农批市场的批发价相比,竟然有两三倍之差,联想起北京这几天出现的“五手菜”,网友认为是超市与经销商共同打着水浸的旗子,暗中提价,让所有市民吃贵价菜。帖子一出,引来无数猜想。
这几天,记者到吉之岛、家乐福、岁宝等多家超市卖场实地考察过,发现一些平时食用量比较大生鲜产品如生菜、黄瓜、番茄、油麦菜等的价格比平时约有两三成左右的升幅,但对于是不是超市与经销商“联合抬价”,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任何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相反,记者在家乐福看到,早市和晚市的特价菜依然准点供应,记者本周星期二晚上9点在家乐福新洲店的特价区看到,一把约一斤重、卖相还不错的奶油生菜只需要9毛钱。
跟众多超市负责人去求证“贵价菜”的真实性,不少人大叫冤枉。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部总经理跟记者坦言,其实生鲜部是最没钱赚的,与其他酒类、食品相比,既要一分不少的运费,入场后同样需要人手来看管,何况生鲜类产品的保质期就两三天,管理起来非常麻烦。要不是看在生鲜类产品能带来高人流量的份上,超市很有可能一早就将生鲜区域给淘汰掉了。
业内人士分析,批发市场的价格跟超市的价格是没有可比性,毕竟后者为很多附加服务而埋单。最近的确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导致蔬菜出现一定的涨幅,但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来分析,一个星期后大概就可以恢复正常供应。当然,超市卖场也会加快“农超对接”的速度,减少中间的流通环节,压低费用,努力让市民吃上更物美价廉的新鲜蔬菜。
(陈勇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