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超亿美元大型采购商看好东莞台博会
发布时间:2010-04-19 |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日前从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台博会”)组委会处获悉,本次台博会当前的采购队伍已初具规模,在网上登录注册的买主接近2000家,其中,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采购商超过10家。
锁定营业额过亿美元采购商
组委会通报表示,台北世贸中心动员了其在大陆、香港共11个驻点及总部网络行销等强大力量,邀请多方采购商前来本次台博会,“预先在网上登记的采购商目前已接近2000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台博会前期影响的不断扩大,预期销售渠道的逐步打开,目前已吸引到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采购商,更不乏广东省外买家,其中包括武汉英波特、中百、长沙王府井、上海正大集团、香港裕华国产百货,广西南城百货等。
此外,省内广州、深圳、肇庆等市贸促会筹组采购团,加上香港采购团,有望筹组成百上千人到现场采购。
在莞台商摊位占七成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说,很多朋友到外国买了很漂亮的衣服、背包,喜欢得不得了,仔细一看,“MadeinChina”。事实上,很多国际名牌都是东莞制造。
叶春荣说,如果换掉国际名牌,用同样的技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生产流程,创造出来的产品,价格更便宜,为何不能大卖?
因此,本次台博会最大任务是,帮助东莞台商集体营销,拓展大陆内需市场。
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侯文钦副处长说,之所以选择东莞作为合作伙伴,因为东莞是台商云集的地级市,也因为东莞政府帮助台商在金融风暴中转型升级,拓展大陆内需市场的“善心”,让双方找到共鸣。
据透露,参展1100个摊位中,700多个摊位是东莞本土的台商参展企业,几乎都是新材料、高科技含量的未上市原创产品。“它的背后,是一个台商云集的地级市撑起了台博会,更是东莞市政府帮助本土台商扩展内销市场的良苦用心。”叶春荣说。
台湾精品将上网销售
距离本月22日台博会开幕还有几天时间,叶春荣再次强调,要把台博会办成永不落幕的展会,目前台协正在筹措成立独资大卖场公司“大麦客”,继续大卖台湾名品精品,并在全国10个城市设点,同时也将在网上销售。
组委会透露,东莞台博会将坚持推行“高品质产品、合理的价格”,让普通市民也能够进场体验来自台湾的优质产品。
■高端声音
深圳贸促会会长何学文:
台博会市场前景看好
台博会是一个知名品牌展会,已经在其他城市如南京举办过,有很大反响。此次东莞台博会,深圳将组织50多家采购企业参展。
根据本人的经验,台湾产品在大陆的市场前景看好。深圳文博会自第五届起,设有一个台湾精品馆,展会的三天时间内,排队最长、人流最大的展区是台湾精品馆。应该说,台湾产品在大陆消费者心中很有市场,因此本人看好东莞台博会。也希望这次组织深圳企业参展,这些深圳企业能在展会期间找到较多商机。
东莞台协会会长叶春荣:
东莞6000多家台企挺过“风浪”
金融危机对东莞台商确实有较大冲击。前段时间统计的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前台企数目是6700家,现在是6200家。金融危机中,500家企业不是迁移就是关门。到现在又新创办了近200家台企,所以真正遭受重创的台企大概是300家。
其实,在全国范围内,东莞台企在金融危机中“康复”的速度很快,背后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市政府拿出60亿资金协助企业渡难关;二是东莞台协牵头把14个曾协助岛内企业应对经济危机、且对台企非常了解的台湾财团法人机构引入东莞,就地为台企服务。
这次台博会不仅是出于台企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响应大陆扩内需政策的举动。以前,台商只知道做,不知道卖,该赚的钱让别人赚了。既然要打品牌,为什么不单个来打呢?因为东莞台商大多是中小企业,力量相对薄弱。所以,今后东莞台商要通过台博会等方式集体行销、集体擦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