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购物中心已达94家 营收增幅大缩水
发布时间:2009-12-10 | 信息来源:联商网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本市购物中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大幅下滑,其中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率只有4%,今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增长估计在10%左右,远远低于去年的17%。
上海购物中心已达94家
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的相关人士在大会上介绍,据该协会统计,上海购物中心数量目前已经达到94家,占长三角地区购物中心的三分之一;其中已开业的购物中心有58家,占上海购物中心总数的60%;在建的购物中心达36家。到去年为止,上海购物中心营业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2008年同比增长17%。今年的增长速度首次出现下滑,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是有些购物中心正在进行再次开发、调整。
根据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对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6个城市的统计,到今年9月份,16个城市购物中心已经达到275家,建筑面积达到4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已经开业的购物中心达125家,在建的购物中心150家。其中江苏121家,浙江60家。到2009年9月底,江苏省已有121家,占长三角总数的44%,已经开业的购物中心有45家,在建的76家。主要集中在发展比较快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几个城市,苏北地区相对比较低一点,其中苏州地区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已有30多家,今年估计达到40多家。浙江省的7个城市已有60家,其中已开业的22家。
购物中心未到饱和程度
据业内人士分析,长三角16个城市购物中心的发展势头良好的原因是长三角16个城市处于世界第六大经济区,商业发达、成熟;长三角地区商业形态趋于多元化,长三角消费需求也是丰富多样。其次,大量异地资本的进入也为长三角购物中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上海的购物中心投资比例基本上是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三分天下,而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比例有上升的趋势。各种资本都在博弈长三角购物中心,给长三角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一些外资把长三角看作是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第三,政府规划的完善也给购物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长三角是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方。
上海购物中心协会的相关人士表示,到现在为止,上海的购物中心还没有到饱和的程度,问题是购物中心如何经营,经营什么类型的购物中心。比如南京西路有梅龙镇、恒隆、中信泰富三个购物中心,2005年就有人提出,上海商业这么发展下去很令人担心,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南京路西藏路有新世界、来福士、百联世茂等购物中心都没有问题。购物中心经营品种不一样,问题是要提高购物中心的经营效率。据统计,上海的购物中心坪效在8000元至10000元就可以盈利,不会出现亏损。购物中心的效益是动态向上的,一定要通过经营来发展。现在的购物中心也在逐步完善,现在把酒店、写字楼也归入到购物中心里面,比如大宁购物中心里面有酒店,把业态逐步地完善起来。
购物中心最具发展潜力的就是社区型购物中心。澳大利亚的一个社区就有一个购物中心,而中国现在还没有做到。因此,社区型购物中心是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最适合发展的购物中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杨青松表示,饱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第一看当地的可支配收入,第二看购物中心业态结构的比例,第三看市场的容量,几个因素综合考量,大致会测算出当地购物中心的市场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