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零售业信息化水平偏低 企业发展受制约
发布时间:2009-11-26 |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
“广东零售企业当前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理念滞后,物流配送成本偏高,零售环节资源、效率利用率偏低,如果真正实现信息化,那么零售业营运的效率将会提高,从而也就提高了销售额。”在日前与北京长益科技的签约仪式上,楚睿商业董事长黄文杰提出,这样的现状不改变,广东的零售业将很难继续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快速而深刻地改变中国零售业的格局,而中国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也正在随着零售市场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变革。但在零售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在外资不断进入,零售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格局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落后的管理方式、服务方式是摆在中国零售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外零售企业的实践表明,IT不只是单纯的管理工具,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对于这家拥有美国最大私有卫星系统的公司,有人说,与其说它是零售企业,不如说它是科技企业。美国零售业考虑的不是信息技术如何应用的问题,而是用信息技术如何去做零售业的问题。
有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对IT的应用还停留在“办公自动化”水平。有人将其比喻为,在马车上安了一个发动机,按原来的规则,走原来的路。而真正实现信息化的零售企业,其做法截然不同。其中极大部分的工作流程和细节都输入了电脑,只要店长按系统中规定的流程去运作,基本上不会犯什么大的错误。反过来如果某个店长在“自选动作”中别具创意,则可以通过系统复制到其他的店长的终端上。
黄文杰表示,零售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经营扩大的瓶颈之一。“最简单的例子,广州一家知名百货今年7月以一天超5600万元的销售额创广州单体百货销售纪录,但银泰百货位于杭州的武林店,在面积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却能将单天的销售额做到超过1个亿。”广州的消费力并不亚于杭州,其中虽然不能摆脱促销力度的原因,但看到广州的百货当时排起的交款长龙,就已说明到达了其IT技术上的极限。“换句话说,并非是广州的百货销售额赶不上银泰,而是其收款方面的速度影响了运营的速度,从而影响了销售的速度,导致了销售额的下降。”
(记者 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