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与顶新集团的均股岁月后,英国最大的零售商特易购(TESCO)在中国的大卖场业务又有实质性突破。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去年上半年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华南总部的特易购,在广州筹备的第一家门店已进入倒计时,按照该公司华南区营运总监汤尼(TonyHoggett)的说法,2月底这家以“地道”特易购形象出现的样板店即将面市。
这家形象店只是特易购直接在华南扩张的序幕,接下来,深圳等其他珠三角城市的门店也将陆续开业。观察人士认为,在中国“潜水”三年的这家英国公司此次高调启动华南策略,预示着这家排名世界第三的零售巨头已开始给中国扩张加速。
“整改工程”
虽然与沃尔玛、家乐福旗鼓相当,但仅仅在10年前才开始启动海外战略的特易购,在扩张步伐上充分保留了英国人的“稳健”作风。2004年7月,特易购以1.4亿英镑收购乐购连锁超市50%的股权。之后两年时间里,乐购仍以其品牌开出18家门店。2006年12月,特易购再次增持乐购超市40%股权至90%,但掌握了控制权的特易购随后却没有展开大规模的扩张行动。
对于上述疑惑,汤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这并不算慢,公司整体发展节奏与长期发展计划协调一致。而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几个月内,特易购还在筹备整改工程,进行品牌变更。
截至2008年1月18日,特易购在中国21个城市拥有53家门店。其中大部分门店保持着中文“乐购”或中英文混杂的乐购特易购标识。“特易购在海外市场多采用收购模式进入当地市场,因此在品牌管理方面多采用伞状复合式名称,在泰国,被收购的易初莲花超市现改为Tesco-Lotus;在韩国,被收购的门店称为Samsung-Tesco;在土耳其,则是TescoKipa。”特易购内部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基于此,被收购的乐购超市与特易购未来开出的门店将统一称“Tesco乐购”,过去几个月公司就在着手这一工作,目前整改基本完成。
汤尼透露,广州第一家大卖场将延续上述品牌,但经营模式将以全新特易购形象出现。乐购之前惯用的高货架将降低,卖场内部的标识颜色也将进行调整。
扩张的基础
整改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拖慢特易购在中国的扩张速度,然而一位长期关注外资企业的财经分析人士认为,这并非全部原因。
特易购集团2006/2007财年年报显示,上一财年,该公司在中国销售增长速度超过19%。但为了实现快速增长,特易购投资的设备带来了更高的管理费用,为此引起息税后的小亏损。按照特易购90%的股份分摊到的亏损大约有600万英镑。
“中国市场在特易购的策略中占有很关键的位置,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去拓展门店。”不过汤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发展策略比较稳健,选址要求“开一家,成功一家”。根据特易购集团2006/2007财年年报透露,公司2007年计划在中国新开10家门店,但2007年该公司在中国新增门店只有8家,其中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开出了5家门店。
记者从特易购2007/2008财年上半年报告中获悉,这一财年特易购在中国销售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上半年公司业务转入盈利。上述财经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行为很显然,特易购在中国的拓展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赖现有门店的盈利情况。
逐渐好转的财务状况给特易购在中国提供了加速的资本。据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特易购目前在中国设立了三大区域,分别是以北京为总部的华北区、以上海为总部的华东区、以广州为总部的华南区。当中,华北区分管沈阳、丹东、北京、天津;华东分管江浙、上海;华南分管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这个配置符合特易购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再调整。”
(作者: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