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超市购物,为两个塑料袋,对收银员辱骂殴打,造成其轻微伤。近日,硚口法院法官钟会敏讲述了他曾受理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钟法官介绍,今年1月28日下午,陈玉(化名)和妹妹去汉福超市购物,选
好了商品去收银台结账,收银员周媛(化名)照例收款并将其所购商品打包。
交易完毕,钱货两清本可以离开了。陈玉姊妹又突然从收银台上拽取了两个塑料袋,周媛忙上前制止,“袋子不能随便拿”。
周媛边拉住袋子边解释,“要节约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还没等周媛说完,陈玉姊妹就破口大骂,随后拳脚相向,周媛躲闪不及,导致面部受伤,经鉴定为轻微伤。
最后闹上法庭,经调解,陈玉赔偿周媛各类费用5000元。
小小购物袋引起一场风波,令人感慨的同时,其背后的环保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记者走访了江城一些超市,了解了他们在购物袋环保方面的“招数”。
家乐福:鼓励使用环保袋 积分送购物券
1998年,在汉阳大道,我市首家家乐福开业。2005年6月,建设店开业后,家乐福开始在汉推行布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
该环保购物袋比普通塑料袋大,承重水平约为普通塑料袋的2~3倍。
顾客花3元钱可购买环保袋,同时获得积分卡,每积满20次可获5元购物券一张,购物袋破损可凭破布袋免费换新。
“布袋肯定比塑料袋好。”家住三眼桥的方凌说,环保袋扎实耐用,除了去超市购物,平时还能拎东西,现在已经免费换了3个袋,累计得了45元券。
家乐福建设店服务台代智超介绍,采取积分赠券的奖励,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使用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该店截至昨日中午12时,已有10295位顾客购买环保袋。
市民欢迎指数:★★★★☆
理由:承重水平高,经久耐用,除了购物,可作他用。另有积分兑取购物券的奖励。
缺点:首次购袋要收费3元,外观上可再美观些。
麦德龙:塑料袋要收费 请反复使用
1998年,在古田四路,我市首家麦德龙开业,与众超市不同,他们从未免费提供塑料袋,承重25公斤的袋子售价0.5元,承重20公斤的袋子售价0.3元。
记者看到,每个收银台的显著位置都立标牌“麦德龙关注环保,请反复使用塑料袋”。记者守候15分钟发现,20位顾客,只有5位购买塑料袋,8位用自家的布袋,1位用网兜,6位用以前买的麦德龙袋子。
“袋子要钱,我每次都自己带袋子。”家住古田三路的魏敏称,麦德龙刚开张时,不知道袋子要钱,买了几次。现在买东西他和邻居都自带袋子。
该店收银员张小艳介绍,他们的塑料袋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相对普通袋子,质量较好。袋子收钱,是为了控制用袋量,支持环保。
市民欢迎指数:★★☆☆☆
理由:由可降解的环保材料制成,可重复使用,环保。质量较好,能装很多东西。
缺点:要收费,难重复使用多次。
本土超市:免费提供 宣传环保
本着便利市民的原则,我市的本土超市大多免费提供塑料袋,袋上印有“保护环境,请您重复使用购物袋”的字样。
记者在一本土超市守候20分钟发现,收银员尽可能将购物袋装满,根据商品的体积和重量,分装在大小不同的袋子。
不少市民索要塑料袋,高太婆称,“不要钱,回去装垃圾也可。”
市民欢迎指数:★★★☆☆
理由:免费,质量虽不及收费的购物袋,但可当垃圾袋。
缺点:用量较多,不利于环保。
专家观点
武汉市环保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龚源介绍,塑料袋是难以降解的白色污染中的一种,由于我国以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以焚烧为主的方式不同,导致这种污染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而备受关注。
对普通民众而言,最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减少使用塑料袋,各大超市采取的措施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最佳的方式还是使用传统的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工具,如:布袋、网兜、荷叶、麻绳等,延缓其变为垃圾的速度。
同时,著名的环保理论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环境问题越容易处理”,以塑料袋问题为例,如果各大超市都能提供质量较好的布质袋或网兜类袋子,顾客就会自觉充分重复使用,塑料袋问题也迎刃而解。
此外,“十一五”期间,武汉市计划建造3个具有高科技先进水平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将促进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