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暗托”:“便衣”促销员混迹超市误导顾客
发布时间:2007-08-14 | 信息来源:三秦都市报

      在超市买东西时经常会遇到促销员热情地推销自己的产品,不少市民对于推销员的推荐往往心存芥蒂,都会理智地消费。然而,如果是身边的顾客称赞哪些商品如何如何好,恐怕不少市民就要动心了。连日来,记者接到好几位市民投诉,称自己被超市里的“暗促”忽悠了。省消协表示,“暗促”行为涉嫌欺骗和误导。

      昨天,家住东郊的朱女士向本报反映称,前不久,她到东郊一大型超市买东西,当转到奶粉专柜前时,朱女士看中了正在做促销的一款奶粉,买四包可附赠八个杯子。正当朱女士犹豫是否要买时,同样正在挑选奶粉的一位顾客向她搭讪说,前几天她也买了这款奶粉,不仅价格没变,而且还可以获赠8个杯子,太划算了,而且这8个精致的杯子可凑成一套,用来招待客人也很合适呢。听了那位顾客的说词,朱女士觉得很有道理,便下定决心买了四包。“这四包奶粉让我喝了好长时间才喝完,有时不想喝,但为了防止过期,只好强迫自己喝,还发动家人一起喝。”朱女士告诉记者,最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几天后,当她再次光顾超市时,在奶粉专柜前再次看见了上次和自己搭讪的那位“顾客”的身影,似乎又在向其他顾客宣讲自己购买的奶粉是多么划算。朱女士这才明白,原来这位“顾客”并不是真的顾客,可能是“便衣”促销员。朱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是促销员推销产品,自己肯定会有所防范,说不定会理智消费呢,可这种“便衣”促销员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大超市里的促销员已经为人们所熟悉,一种名为顾客,实为促销员的“暗促”职业悄然在一些超市兴起。这些不穿制服的“职业顾客”在一些超市扮作顾客,有的一边购物,一边与消费者搭讪,以老主顾的身份向消费者推荐某种商品;有的则两人一起,一边购物一边谈论某种商品的好处,力求让身边的顾客听到,吸引顾客购买。陕西省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正佑分析认为,这种“暗促”其实就是典型的“商托”,他的出现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由于消费者对促销员不信任,

      从而使他们转入“隐蔽”状态。张正佑表示,商场促销员以这种所谓的隐蔽方式推销产品,其实就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暗促”行为已经触犯了《消费权益保护规定》中有关“经营者不得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规定,属于违规行为。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顾客”的介绍和推荐,以免被“暗促”误导。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