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时任中大团委书记的欧小卫,告别中大校园,进入天贸集团,任天贸广告公司总经理,是天贸集团成立伊始下属公司和部门被聘任的第一批总经理成员;1994年1月,擢升天贸集团副总裁,成为首批被任命的集团3位副总裁之一。欧小卫执掌天河城期间,无惧97金融风暴,1998年天河城逆市飘红,成为天河城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
2000年10月, “一跳惊商界”,过档中华广场充当 “救火队长”,让这个迄今广州最大的购物中心两年后走出低谷。
2005年11月1日,欧小卫以 “服役期满,光荣退役”形容自己出走中华广场。日前,欧小卫正式宣布已加盟广州惠润商业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出任董事长的同时,也是“天润投资”的董事总裁。
看好老商业区
近几年来,海口商业地产一直分滨水区和老城区两轴发展。沿滨水地带陆续建有第一摩尔、宜欣、复兴城、时代广场等商业地产项目;在海秀东老商业区则聚集了明珠广场、金世纪、一百等众多网点。
对此,欧小卫认为,这是由海口城市特点决定的,滨水区是海口的未来,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而现在他更看中老商业区的人气。
他说,《海口市商业网点规划》已提出:海口将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强大的聚集作用和辐射作用,立足海口,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带动全省商贸经济迅速发展。
欧小卫认为,要提升海口海秀东路商业街档次,将其打造成为“海秀东路商业中心”,增加扩建大同路万国商城等商业中心场所,才能带动海秀干道周边形成繁华商业圈,建设一个交通快捷、人流物流兴旺、购物环境优美、辐射力强、吃住游购玩俱全的商业中心区。
欧小卫的目标是,万国大都会计划进驻的合作商家有800多家,从业人员4000人以上,销售额三年内可达8亿元以上。目前,正在洽谈的品牌店有肯德基、必胜客、万达电影院、真功夫、新华书店、苏宁电器等。
按照2005年11月出台的 《海口市商业网点规划》,在2005年—2020年内,海口将按照“一心两带三级”的商业网点布局,建设成区域性的商贸中心。
所谓“一心两带三级”,指海口要实现区域性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提升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功能;开拓建设海口火车站、港口物流配送带,以及滨海、沿江休闲观光购物经济带;增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三级网络。
海口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主任朱文海说,海口城市商业网点的特色,将体现在“滨海旅游商业”和“商业物流中心”两方面,这是海口市区别于其它城市商贸业的最大特色之处。
欧小卫说,一个商业区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需要体量适合的建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周边配套。这些都是长期市场整合的结果,任何规划抛开这些都要付出代价。
“购物中心要普罗大众”
欧小卫对购物中心的理解是 “普罗大众”。他认为,购物中心在环境营造、业态组合上应注重和谐共生。
为此,欧小卫提出:“自由物业、长期持有、只租不售、专业经营”的商业模式。要把万国大都会打造成为“海南最好的购物中心”。
与欧小卫的雄伟计划相比,现实并不乐观。来自海口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05年,海口市现有商贸业建筑面积达210万平方米,合1.2米/人。超过北京和上海,后者作为中国最发达的两个商业城市,人均商业建筑面积是1平方米。
记者统计,海口近两年涌现的大型已建和在建商业项目包括——
宜欣购物公园面积8万平方米,定位是海口真正的购物中心;
海口核心滨水区唯一的商业配套项目复兴城商业步行街,面积6万平方米;
南海大道亚洲豪苑商业项目面积5万平方米;
滨海大道的海南第一MALL中央商城,一期商业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
秀英时代广场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米,项目规划为大型综合性商业用地,将建成秀英地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商业广场;
其他还有,友谊商场、温州商城、南亚广场等,其中南海大道和海垦路交界处的三叶数码城,面积达50万平方米。
据海口市商务局统计,2005年,海口拥有大中型商场24家,连锁企业门店173家。当年海口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38.445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112.5673亿元。
欧小卫分析,海口的商业项目正处于裂变的前夜,正在由量变走向质变,随着海南经济的强劲发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涌入这个宝地,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我的强项是危机处理。我注重实际操作,在项目面临很多困难、问题和矛盾的时候,我就派上了用场。当项目运行上了轨道,我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就像现在中华广场一样,经营上了正轨,我就走了。”欧小卫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