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沈阳市工商局公布了抽查结果:抽取的29个批次样品中,6个批次不合格,总合格率为74%。
工商人员称,此次抽查的都是中低档产品,基本能代表沈阳玩具市场的普遍情况。
家乐福被列入“黑名单”
使用说明书不合格
“六一”前夕,沈阳市工商局对沈阳市场销售的毛绒玩具、奶嘴等儿童用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抽查地点包括五爱市场这样的批发市场,也包括家乐福这样的大超市大商场等。
本次6批次产品的不合格项目为:填充物和使用说明书。由于填充物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卫生,通过接触,将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使用说明书中安全警示、厂名厂址、面料主要成分不合格会对儿童造成危害。
在不合格的6批次产品中,有5个批次是毛绒玩具,这些玩具都来自沈阳五爱市场。另外一个批次不合格产品来自家乐福超市金牛店,其销售的时尚娃娃套装(汕头市澄海区艳阳春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使用说明书不合格。
近三成毛绒玩具不合格
不合格的都是低端产品
记者注意到,在抽查的29个批次产品中,有18个批次产品是毛绒玩具,其中5批次不合格,也就是说近三成毛绒玩具不合格,不合格毛绒玩具都是低端产品。
与此相对应,5月27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一些地区使用“黑心棉”生产的一批劣质玩具娃娃已经流向全国,这些毛绒玩具里填充的不是纯棉,而是纺织厂生产地毯剩下来的下脚料,价格低廉。
昨日,在沈阳中街一家销售毛绒玩具的店铺内,记者看到这里的毛绒玩具大多都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装着,上面没有商标也没有说明等;还有的商家干脆将毛绒玩具用大的透明包装袋装上,上面用彩条扎一朵漂亮的小花。
沈阳市工商局相关人士分析,造成这些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玩具行业以乡镇、个体企业为主,企业不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国家已发布了有关玩具安全的一系列强制性标准,但仍然有部分企业粗制滥造,使产品不合格。
严查六类强制认证的玩具
看产品是否有3C标志
记者昨日从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从今年6月1日起,童车、电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六大类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玩具产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6月1日起,质监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玩具产品3C认证执法检查。质监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现在选择玩具的时候可以留意看这六大类产品是否有3C标志。
工商部门则提醒消费者,购买玩具要注意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以及售后服务保证内容等标注是否齐全规范。此外,要尽量避免给儿童购买毛绒玩具,毛绒玩具细菌易超标。同时一些颜色鲜艳、表面含漆的玩具也尽量少买,掉色后易致使儿童慢性铅中毒。一些棱角过于锋利的玩具,易给儿童造成伤害;有些玩具本身具有暴力倾向,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也不宜给儿童选购。
沈阳市儿童用品监督抽查不合格商品及其经销单位名单
被抽查单位名称商品名称标称商标标称生产企业主要不合格项目
家乐福有限公司金牛店时尚娃娃套装/汕头市澄海区艳阳春贸易有限公司使用说明书
沈阳市五爱市场913号毛绒玩具亚南浙江兰溪市亚南玩具有限公司使用说明书
沈阳市五爱市场1110号毛绒玩具宝贝宝贝玩具有限公司使用说明书
沈阳市五爱市场1181号毛绒玩具/浙江小不点玩具厂填充物、使用说明书
沈阳市五爱市场1123号毛绒玩具YAPPIES福建海美玩具有限公司使用说明书
沈阳市五爱市场710号毛绒玩具/容城兴乐玩具厂使用说明书
(华商晨报)
另讯:乌鲁木齐家乐福超市买到有虫罐头
乌鲁木齐市民张女士在家乐福超市南湖店买了一瓶罐头,回家后发现未启封的罐头瓶中竟浮着一只小虫,便向超市索赔,5月23日,家乐福超市南湖店的工作人员向张女士支付了1000元赔偿款。
23日,记者在家乐福超市南湖店看到,张女士所买的糖水黑梅罐头瓶口没有开封迹象,瓶内的糖水中浮着一只七八毫米长的白色死虫,罐头标签显示生产商是浙江黄岩辉煌食品厂,生产日期为2006年7月,标注的保质期为2年。购物小票显示,这瓶罐头的购买时间是5月14日,售价4.6元。
张女士介绍,5月14日晚,家里的保姆发现罐头里有虫,于是15日一早她就赶到超市,要求店方给予经济赔偿。“我15日计划去外地出差,就因为这件事耽误了,超市当然应赔偿我的误工费。”张女士说。
家乐福超市南湖店收银部周经理介绍,这笔赔偿款由超市与经销商各承担一部分。
(来源: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