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联合快客外,目前兵败广州零售业的上海“过江龙”还有上海的可的便利店。该便利店是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2003年1月,可的与广州利皇集团合资进入广州市场,可的方面占60%的股份,双方还制定了在广州发展500家专业便利店的目标。而未到4年时间,由于经营没有达到预期,去年10月份开始,可的已逐步关闭在广州的30家分店,其中有8家经营较好的自营店转让给7-11,从而退出广州市场。
无独有偶,就在去年11月底,上海零售巨头世纪联华也无奈关闭广州最大门店。尽管世纪联华广州总部负责人毛建康表示只是关闭一家门店而不会撤出广州,但登陆广州以来,世纪联华各门店与众多超市巨头鏖战,经营状况都不甚乐观,连续多年巨亏的事实,是导致其关闭在穗最大门店的最大原因,其他门店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
是不是上海零售业一来广州都闹水土不服?业内人士认为:“不能这样一概而论。”因为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国内的“过江龙”,谁能做到贴近本土化谁就能赢,而本土化工作包括了解当地具体区域的消费需求,构建本土化供应商网络等,这些除了需要经营策略,同样也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
(信息时报 作者: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