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联华超市“挥泪”撤离二七商圈
发布时间:2006-07-27 | 信息来源:东方今报
这是一场极富戏剧性的战斗:短短5天时间,世纪联华拥有2.3亿元年业绩的门店被瓦解,全店精英员工集体“反水”,商界两大巨头的残酷博弈,最终以世纪联华撤出二七商圈而告终。
至此,河南商界的贵族“金博大系”土崩瓦解。当消费者如往常那样在那个熟悉的商场里流连时,或许不会过多注意它的改名更张,而金博大人,又会从中获得什么思索?
○18日,世纪联华突遭封门
7月18日上午8时,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数百名员工和商户被堵在门外,排起了百米长龙。对于突如其来的封门,不论是该店员工还是商户均是一脸迷茫。至上午9时30分,现场焦躁不安的超市商户们仍在等待,有的商户干脆与商场的保安理论起来。
在商场一层地下电梯入口处有两则公告,一则是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的“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另一则是大商新玛特超市郑州金博大店的招商广告,广告显示,原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所有超市经营项目面向社会全面招商,即日起开始接受厂商的合作申请。该公告还戏剧性地显示,原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合作厂商凡在一周内前来洽谈,均可享有优厚待遇。与此同时,对于原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管理人员优先录用。
而大商新玛特在当日某报上刊发的招商广告清楚地显示,这个地下超市已经是新玛特超市,不再归世纪联华经营。
从7月18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45分,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从董事长至副总经理,没有人接受本报采访。大商与世纪联华的会议现场也是戒备森严,甚至有警方出出进进。
当晚7时30分,世纪联华总经理杨旭东召开了媒体见面会。见面会现场,杨旭东称,租金问题是本次突发封店事件的根本原因。
当晚,世纪联华在陈述中特意提到:在大商拍得金博大三年租赁经营权之后,世纪联华即多次联系大商商讨该店经营权的问题,但大商却频频以“‘家事’内部协商、先把百货问题解决”为由,未能给世纪联华一个确切的答复。
在5月30日郑州市政府主持召集的协调会上,世纪联华再次强调了超市经营权的问题,希望大商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而在会议现场,大商与郑州市政府均提出,希望世纪联华保持稳定继续经营,以帮助大商平稳过渡。
杨旭东称,考虑到大商给出的口头承诺,因为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高管与大商河南公司现任高管曾一脉相承,即与超市供应商签订了半年续租协议。
6月底,大商方面提出了2800万元年租金的要求。世纪联华表示,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徐家汇的黄金地价也不过如此,更何况世纪联华只是毛利润只有10%的超市,根本拿不出这样天价的房租。
而且,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原来交给金博大的年租金才不到700万元,但世纪联华并未就此提出拒绝增加房租的意见。
7月11日,大商向世纪联华紧急发函,要求在14日迅速抉择,否则必须撤场。
面对突来的“霸道”要求,世纪联华夹杂着无奈和尴尬的表情于7月13日向郑州市政府和郑州市商务局求助,谴责大商的“不道德”合作要求,希望能够在政府协调下与大商平等协商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去留问题。
世纪联华告知媒体,直至7月18日封店对峙爆发,大商与世纪联华一直未有任何沟通。7月18日是周二,刚好是供应商补货的时间,封店必然会使得供应商心急如焚。
与此同时,记者从其他渠道获悉:早在本月7日,大商河南分公司高管在一次私人聚会中无意透露了要将世纪联华驱逐出去的消息;而在本月11日,大商河南分公司高管曾直飞大连接受总部授意。
○19日,“开门”不成反遭“兵变”
7月18日全天,杨旭东都在大商紧急磋商。然不论是上午郑州市商务局牵线的协商,还是下午二七区政府召集的和谈,其结果都是“保持冷静、保持现状”。
杨旭东称,由于大商方面没有准确答复,世纪联华已按“金博大时期”的租金约定,足额、按时交纳6月和7月的房租。谈到此,杨旭东已是再也按捺不住愤慨:“世纪联华帮助大商稳定过渡,如今却被一脚踢开,世纪联华岂不成了‘涮羊肉’?大商调用保安封店,要求警方维护现场治安、秩序,世纪联华的员工却不能‘回家’,还要我们保持克制,这又是否在侵犯世纪联华的合法权益?”
7月19日,几乎同城的所有媒体都接到了世纪联华通知的“好消息”:在政府协调下,大商已同意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在继续经营的基础上,双方继续协商该店的租金问题。正式开门的时间是19日下午5时。
19日下午5时,记者等在现场,但未能等到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开门的场面,世纪联华上百名员工和供应商默默地散布在超市进口的周围,苦苦等候。直至7时30分记者离开,仍未见到被焊死的大门有任何的动静。
当晚10时,在全国知名商业网站联商网,记者看到了发表于当晚7时的“最新报料”,河南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管理层集体“反水”。帖中还详细提到,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店长、业务经理、管理经理等二十余名管理人员及店内其他工作人员集体投奔大商。该帖的发言语气和立场均在大商一面。
“集体兵变”事件没有得到世纪联华方面的正面回复,只是称“有可能”出现了类似状况,而世纪联华正在与大商积极磋商。
事后,有世纪联华员工向记者证实,此事的确存在,他们同样对此事表示了震惊,甚至有不少人掉下了眼泪。
世纪联华某员工私下向记者透露,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店长姚晓梅曾在凌晨一点发出短信,称今日就要离别。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个玩笑开大了,结果却成了事实。而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员工的跳槽却更是令人张口无言,“几乎是全部”,这会在郑州商界留下多大的笑柄?
而大商却是快乐的,有一个成熟的团队来“降”,即刻能让大商超市乍现郑州。现实门店对河南零售业的震撼力,显然要远比“招降”的广告强得多。
○20日~22日,世纪联华宣布撤店
在7月18日当晚,世纪联华还在向媒体通告,上海联华总部将对此事件高度重视,世纪联华在无可忍让的时候,并不排除以非正常方式解决这一对峙事态。
事发第三日,不难感觉到,先前还在积极寻求突破的世纪联华,已转为被动。在7月20日晚,记者再次联系到杨旭东。
杨坦言,这次事件已经对世纪联华造成了严重冲击,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店门如今已不必再急于打开了,等待市委市政府协调。
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关门一天,就要减少收益50万元。2005年,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年业绩高达2.3亿元,在整个上海联华系统单店业绩中排名第三,在河南世纪联华(共5个门店)当年的总业绩中,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占到了其中1/3还要多,其核心地位不言自明。
另据世纪联华员工透露,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店长姚晓梅是原金博大从一个理货员培养成的精英,无论在原金博大高管眼里,还是在世纪联华内部,均为“金博大军”嫡系中的嫡系。姚在此时突然倒戈,不仅仅是对世纪联华员工心理底线的严重挑战,更是让守候在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门外的数百户供应商惊讶万分。
7月20日,世纪联华对所有供应商下令,凡接受大商超市招商的,一律在世纪联华清除出场。这是世纪联华最后的一道杀手锏。某商户却在世纪联华紧急挽留时留下一句话:“不让我们背叛世纪联华,你们却背叛了自己。”
早就有业内人士提出疑问,河南世纪联华虽在省内扮演着“龙头”的角色,但不论其业绩还是门店拓展速度,均逊色于后来者。在如今爆发的矛盾中,有商户抖出了“拿二七店利润贴补其他门店”的说法。
据一业内人士透露,河南世纪联华的供应商总数有700多户,其中核心商户300户,多是金博大超市时代留下的老底子,几乎全在二七店经营。这些商户中同样有世纪联华惹不起的,因此,世纪联华“禁令”的控制力值得推敲。
有人说,如今河南大商与河南世纪联华对峙事件,更似国内两大零售巨头百联集团与大商集团的对抗。两家企业均是国企,在这场对抗中双方都希望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但当地政府该去偏袒谁呢?
也有人说,这是一场“金博大军团”内部矛盾的终结爆发点,原来,上海联华虽在河南世纪联华占有6成股份,却是由金博大方在主持经营,而现在的“大商河南军团”也几乎全部来自原金博大。如今大商策反世纪联华的原金博大嫡系倒戈,挖断“金博大军团”的“龙脉”。
而据联商网数据显示,7月21日,关于世纪联华遭遇封门事件的发帖量达150条,创该网2006年新闻事件关注度之最。
一些网友自称是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员工,现投奔新的大商超市新玛特店,他们一出现,即受到了世纪联华阵营的严厉谴责,但他们很快便与大商新玛特百货阵列迅速融合,遥相呼应,与对方形成了鲜明的言论对抗,热闹劲头足以震撼全国。
一位联商网友发出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7月22日,世纪联华宣布撤店。
○一批“同根生”的人马最后的合作
7月22日上午9时,大商新玛特金博大购物中心西门外戒备森严。供应商的车队在门外列队,大商高管及保安、世纪联华总部员工、新大商超市员工虽同守此门,却相互之间不多言语。
每个进场的人员,都要经过双方严格检查,但幸好双方是在“友好”态度下共同完成使命的。想必,这也极有可能是这批“同根生”的人马最后一次“得力”的配合了。
在现场,记者还见到了正在招呼员工下午到世纪联华办理辞职手续的姚晓梅。
当日,世纪联华在某媒体刊登公告,称以姚晓梅为首的27名原世纪联华员工,已从世纪联华离职,其后他们的所为均与本公司无关。上述人员自见报三日内未能及时将公司物品交回,造成公司损失的,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联商网上一则帖子还“有声有色”地描述了7月22日世纪联华经三路总部的情况:“原世纪联华200多名员工齐聚世纪联华总部,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至此,世纪联华与大商的五日风波已基本宣告结束,世纪联华最终成败也就不必多言。连原来1月时间内撤店的要求,大商也改为必须在7月底完成。
整个事件的经过,能为人们留下感触的是,大商在处理世纪联华问题上的手腕强硬和对“时机”的控制能力。
更能引发人们思索的是,世纪联华不论是早些年对抗丹尼斯和北京华联,还是如今面对新锐势力易初莲花和家世界,敢号称人才“零损耗”,却在如今被大商摧毁了企业凝聚力,原因何在?
或许正如一位世纪联华员工所说,大商不可怕,可怕的是世纪联华仍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世纪联华的高管需要在其中吸取的教训太多太多。
○大商:从追求正常利润的角度讲,大商自己做超市也无可非议,没有必要怜悯房客
7月22日晚,一名大商高管接受记者的见面要求,但提出,要以私人身份交流,并不愿透露姓名。
东方财经:能不能就外界最为关心的“大商恶意驱逐世纪联华出场”的问题做出解释?
大商高管:不论是在现实状况下,还是从私人感情上,大商在6月份仍是希望世纪联华继续经营。但只是双方在租金协商的话题中不合拍。
东方财经:大商向世纪联华开出了2800万元年租金,这是不是“送客价”?
大商高管:2800万元的年租金只是大商谈判的起点,但大商的底线是年租金2500万元。(此说法未得到世纪联华认同)而世纪联华给出的1500万元的年租金,大商无法接受。
东方财经:2500万元的年租金若是让大商来自营能否盈利?
大商高管:顶天了吧。现在二七店超市是郑州市业绩最好、人气最旺、最容易操作的门店。不论是拿2.3亿元的单店年业绩,或是“平效”(每平方米效益),都是全国一流的。
从追求正常利润的角度来讲,大商选择自己做超市也无可非议,没有必要怜悯房客而放弃自家生意。大商有百货、超市、大商电器三大业态。超市在东北有66家,百货能走进关内,超市一样想进来。
东方财经:世纪联华方面说,已按原“金博大时期”约定合同缴纳了六月、七月的租金,那么大商在这种情况下封门,是否违背法律?
大商高管:双方既然未就租金约定好,那么他们就向我账上打钱,我们有理由不认同这些钱是租金,也可能是保证金。
东方财经:世纪联华要求大商就合作问题给予准确回复,但大商方面一直在回避。
大商高管:我刚才提到了,大商在起初的确是希望由世纪联华继续经营。双方也商谈了很多次,只是没有谈拢。
东方财经:上海联华总部有无对此做出反应?
大商高管:这个问题应该看房东的态度,而不是看房客。百联即便再强大,政府关系渗透再好,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东方财经:“策反”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店长姚晓梅,是否意味着大商超市进入了正常的组建程序?
大商高管:这点需要说明,大商从来没有煽动过任何世纪联华员工,不存在“策反”的问题,而是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员工在为自己的生存找出路。他们在几天内都未得到总部的正面安抚,更何况世纪联华旗下所有门店都有正常的班子,300多人发愁的是吃饭问题。
另外,在7月初,大商集团由总部已经下派十几个人来郑州,大商超市河南体系已在正式筹建,这是在姚晓梅到大商之前。
东方财经:如今大商新玛特超市二七店是打算自营,还是继续以租赁形式经营。
大商高管:现有租赁模式比较成熟,供应商也非常成熟。大商在7月18日刊登招商广告,当天报名的供应商就有300多户。
大商新玛特店也将沿袭原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租赁模式,还按照先前租赁模式继续经营。其一是因为现有人马操作这种模式比较成熟,前来大商报名的300多户供应商对此模式也比较认同。
其二,超市的高租金已成定局,以租赁式经营能够保障大商的正常收益。但除此之外,大商超市在河南未来其他区域,均是以自营连锁发展。
东方财经:那么,现有世纪联华的停业损失和商户损失由谁来承担?
大商高管:现在还没有说。
新闻链接:
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的前世今生
河南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的前身,实为金博大购物中心旗下超市。
2002年,上海百联集团在郑州与金博大购物中心达成合资经营协议,由世纪联华方出资60%,金博大方出资40%,双方共同经营金博大旗下三家超市(二七路店、碧波园店和当时尚未开业的经三路店)。
虽然上海百联在持股比例上占有绝对优势,却仅派出了总经理和财务总监二人结伴而来,河南世纪联华的经营大权牢牢控制在金博大手里。
金博大超市起家于金博大购物中心负一层,河南世纪联华的根基也自然根植于此。
河南世纪联华总部虽不在金博大办公,但金博大城负一层的世纪联华超市二七店,却一直是河南世纪联华的“禁卫军”,其单店年业绩高达2.3亿元,在上海联华超市系统全国近2000门店之中光彩耀人。
随后的几年,河南世纪联华接受了上海百联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竞争经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2006年6月,共在河南发展6家卖场,同行业中的经营业绩位列郑州第一。
追述手记
谁瓦解了“金博大系”?
5天光景,2.3亿元年业绩的门店,220位精英员工,551条饱含着抱怨、仇视、痛楚、得意的帖子……换来的只是世纪联华挥泪别“二七”的结果。
大商赢了,世纪联华输了吗?沙场胜败乃常,一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小事,何以见得世纪联华在河南的前途戛然而止?更何况,区区一个2.3亿元年业绩的门店,也只不过是全国联华“浩波”中的一丝闪光。
大商又是怎样赢的?超市“封门”的时间刚好卡在例行补货后的第二天,拔旗“倒戈”的二七店员工刚好投入大商的怀抱,说来说去,还是要钦佩大商“以夷制夷”的雄才大略。
这次风波中真正被瓦解的,是“金博大系”和金博大的精神图腾。
世纪联华的一位员工在事发之时告诉记者两件有意思的事:其一,不论是对付多年的“道友”丹尼斯、北京华联,还是遏制后来的分食者百盛、易初莲花、家世界,“金博大系”的王牌战队敢称人才“零损耗”;其二,金博大高层老板曾在无数次公司高层会议上强调:“你们离开金博大有能力做什么?有人会给你如此的高薪和高贵职务吗?所以,你们必须认同金博大的企业文化。”
古人云:言多必有失。果不其然,一个大商仅在三个月,便把傲视河南商界、身肩无数奖章的“金博大系”几乎全盘“端窝”了。谁能解释金博大文化到底是什么?
世纪联华的员工在事发的第三日仍是一脸迷茫:未听见公司对事态控制过程有任何说法,竟连向二七店门外苦守的员工和供应商想得到一丝安抚,现在都显得如此奢侈。
金博大高傲的精神图腾由广泛认同到广泛怀疑,也就自然决定了它终正寿寝的时刻。
在这个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商业年代,“利益能驱使、人性有善恶”。期望金博大人能够在事件过后得到全面的冷静和思考,“明天要活下去,必须为员工找到对企业的真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