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百联集团横空出世,曾激起轩然大波。3年后,上海商业似乎又在酝酿着一次大变局。
值得业界特别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传闻百联集团总裁、联华超市董事长王宗南或将被调离;二是上海市政府再祭合并大旗———上海糖烟酒集团、农工商集团、光明乳业、梅林正广和以及锦江食品等在上海食品产业各大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的5家公司,将组建新的“光明食品集团公司”。还有消息称,超商板块将从百联集团剥离进入新的食品集团。
据悉,接替王宗南职位的,可能是百联集团现任副董事长吕勇明。
据说,王宗南将成为合并后成立的新集团的负责人。
■ 百联两大主帅两月被换
事实上,张新生被调离后,有关王宗南也将调离的消息4月起就在坊间流传。
尽管百联集团新闻发言人钱石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暂时还不知道王宗南即将被调离百联集团的消息,但记者透过知情人士了解到,这一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想必王宗南此时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这距离张新生从百联集团董事长一职调任上海市经委副主任,不到两个月时间。
至此,掌舵百联集团3年之久的董事长和总裁已被悉数换下。
张新生的离去,被业界分析为除了正常调动外,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缘于百联集团旗下6家上市公司纷杂的人事关系导致的整合不力。那么,王宗南的此次调离,又是何故?
不可否认的是,与张新生一样,在百联集团3年,王宗南的业绩有目共睹。王宗南直接负责和领导的联华超市,以年销售382.85亿元、3786家网点规模连续第9年稳居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零售企业第一名。
“但由于没有实现预定目标,显然令人并不满意目前这样的结果。”有关人士对记者说。
“王宗南的确是一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不论是在资本运作还是经营管理上。”某证券业研究员认为,当时上海市政府希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百联集团的整合工作,而现在现在差距太远,再加上其他因素,从而导致如此局面。
但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如果能看到国企氛围与行政色彩浓厚这一点,百联集团换帅频频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是,对于百联来说,这究竟是福是祸?
“百联集团的组建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果仅仅通过市场整合,百联集团做强做大之路也很难实现,因此政府的干预不可或缺,也至关重要,更是现实情况。但一定要把握度,干预过多对企业的发展绝非益事。”百联集团内部一位负责人说:“政府更应在政策上多支持一些,服务上做得更好一些,百联集团才会走得更好。”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外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需要避免无谓的消耗和浪费,百联集团希望尽快实现超商板块的业务整合,政府的态度才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据透露,华联超市与联华超市的整合,目前仍然没有时间表。
■ 百联离零售航母到底有多远?
百联集团旗下最难整合的是超商板块———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由于涉及到人事、体制和资本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两家企业的整合工作一直未能启动。
但不久前华联超市壳资源被上海新华发行集团买走,华联超市退市成为必然。这破除了以前两家企业若要合并时无法回避和解决的资本市场、政策和法规上的桎梏。外界一致认为,联华与华联的整合将近水到渠成。
这一时刻,百联集团等了整整3年。而作为主管百联集团超商板块业务的王宗南,毫无疑问,更是为此倾注了不少心血。
一旦华联与联华顺利实现整合,意味着百联集团在打造零售航母道路上最大的一处障碍已被消除。
遗憾的是,关键时刻王宗南又被传即将调离。
也许,未来的工作岗位能让王宗南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问题是,作为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会甘心就此离去吗?
会留下多少遗憾,也只有王宗南本人心里最清楚了。
掌舵百联集团这艘中国零售业航母的两大主帅全部调换,让业界对有关举措的理解和百联集团的未来都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百联集团已经成为上海商业的标志。标志企业中关键人物的更迭,对企业本身以及上海商业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言自明。
此番王宗南离去,对于发展中的百联集团尤其是联华超市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对势头良好的联华超市的将是外人难以想象的。”百联集团某高层说。
不过,也有证券业分析人士表示,王宗南的离去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百联集团本身的资产比较优良,无论换成谁来领导,只要战略思路不出大错,都不会太差。
在张新生被调离时,曾有分析认为,除了正常的人事调动因素外,可能也是借助非华联超市或联华超市背景的高层之力,也许可以将百联集团内部的历史问题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放在一边,使资产重组得以真正推行。那现在是否又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王宗南倾力打造的华联超市又由谁来具体接手,接替者又将把华联超市带向何方?
另有消息人士称,百联集团超商事业部所属的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有可能从百联集团剥离,进入即将组建的新光明食品集团,在实现了联华、华联、世纪联华、吉买盛等超市、大卖场的同业态整合后,将与新食品集团内的农工商超市、捷强超市、可的便利、好德便利等超市、大卖场、便利店公司组建新的连锁集团。
如此一来,对百联集团来说,除了人事变化,自身业务也被动了筋骨。不能不指出的是,没了超商业务的百联集团,离零售业航母的梦想会不会从此更加遥远?
所有这些问题,也许只能交给时间来解答了。
■ 新航母能否顺利出海?
6月14日,上海梅林正广和旗下的G梅林、光明乳业、上海市糖烟酒集团旗下的G食品、农工商集团旗下的G都市和G海博5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因重要事项未公告,全天停牌。6月15日,5家上市公司继续停牌。
这5家企业均是上海要组建的光明食品集团的成员企业。早在3年前,上海市就有意围绕烟糖酒集团进行食品行业的国资重组,但时至今日始见端倪。据说,具体整合方案将在近期公布。
由于农工商集团还是光明乳业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的股东,因此,这也从侧面契合了王宗南将任农工商集团负责人的消息。
据了解,新的光明食品集团可能将参照百联集团的重组模式,根据不同业务实行事业部制。
果真如此,这至少表明上海市政府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认可百联集团的重组模式与经验的。令人困惑的是,为何仍要调离张新生和王宗南呢?假若认为百联集团的重组好坏有待评估,上海市政府又为何再次以政府之力组建新的超大型食品集团?
据悉,重新整合后的集团将成为国内食品行业领域最大的企业,不仅承接现有光明食品“光明”、“梅林”、“正广和”、“冠生园”、“大白兔”等众多著名品牌,横跨乳业、饮料、食糖等食品业的各个子行业,并且涉及到食品研发、生产、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由此来看,新的光明食品集团遭遇人事难题和不同体系业务重组的难度将会更大,旗下各行业和各公司之间的整合甚至比百联集团还要复杂得多。
重组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复杂的业务架构,还有更为复杂的股权问题。并入新集团的5大公司,涉及到5家上市公司,因此,这些上市公司之间的股权划转将成为下一阶段关注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工商集团是光明乳业大股东上海牛奶(集团)的股东,而外资背景的达能也增持光明乳业股份至20.01%,这些都会增加重组难度。
业内人士指出,重组后的食品集团不排除对这几家上市公司进行私有化。所谓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某个股东收购其余股东的股份,使股权集中,从而达不到上市规定所要求的股权分散的比例,因此退市,不在交易所上市流通。所以,新食品集团未来的资本整合,目前看来走的也只会是吸收合并或通过牺牲其他上市公司的老路子,仍然难以避开百联集团整合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此外,与企业整合相比,王宗南显然更擅长零售业的战略与经营。而新的光明食品集团虽与零售业存在密切联系,却毕竟属上游制造业,并非王宗南得心应手的超市业务。尽管王宗南的能力毋庸置疑,但能否在新角色中实现上海市政府打造新的产业航母的目标,仍然存在变数。当然,如果超商板块剥离百联进入新食品集团且被作为企业,则另当别论。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王宗南的调离将为百联集团带来多大影响,即将组建的上海食品行业航母又会经历哪些辉煌与波折,新一轮的百联人事变动和上海食品巨头间的合并已成既定事实,上海商业的再次变局已无悬念。
我们惟有希望它能一路走好。
王宗南简历
王宗南,现年47岁,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友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内外联综合商社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浦区副区长、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助理;黄浦区财政贸易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中共黄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现任: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上海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