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详情
入世两年:顺差变逆差 中国农业艰难爬坡
发布时间:2004-12-07 |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
  中国经济时报消息:随着中国入世后过渡期的到来,国内产业何去何从,成了一个日渐沉重的话题。两年来,国内的产业奋力搏击,分别在寻找自身的立足之地。  

  加入WTO之前,不少人对入世后的中国农业忧心忡忡。经过两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农业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但市场开放对国内农业艰难的考验仍在后面,冲击也不会就此终结,况且在入世后的第2年,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已经发生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变化。2003年我国农产品(不包括水海产品)进出口达到324.4亿美元,比2002年(下同)增长36.9%。其中出口159.7亿美元,增长18.2%;进口164.7亿美元,猛增61.5%,农产品贸易项下出现4.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 2002年农产品项下还有贸易顺差33亿美元。  

  2003年上半年,国内遭遇“非典”侵袭,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加上国外针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有增无减,形式更加隐蔽,条件更加苛刻,使用更为频繁,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环境不容乐观。2003年5月份,日本以自我国进口的鸭肉中检出禽流感病毒为由,再次全面对我国禽肉制品封关,造成我国冻鸡出口锐减,全年出口2.8亿美元,下降22.5%。接着日本于2003年7月8日正式实施《种苗修改法》,不仅要对繁殖和销售受保护种苗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处罚,而且还把购买和栽培受保护种苗、销售和进出口其收获物的企业或个人列为了处罚对象。而不少日本商社委托中国农业企业栽培大葱、菠菜、生姜、大蒜等农产品,这些农业企业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日本为保护其品种专利的打击对象。  

  随着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外农产品将蜂拥而至,这一趋势在2003年已经显现,大豆、棉花等原料性农产品开始了大举进攻。  

  由于国内大豆加工能力迅速扩张,国产大豆早已供不应求,2003年我国进口大豆2074万吨,价值54.2亿美元,分别激增83.3%和1.2倍,进口大豆已经超过国内大豆的产量,左右国内大豆市场的能力急剧膨胀。同样,国内棉花减产使棉花进口激增,2003年进口棉花87万吨,价值11.7亿美元,分别增长3.9倍和5.3倍,棉花成了关税配额商品中惟一一种完全用完全年配额的商品,而上一年棉花的关税配额使用进度仅为22%。  

  受2003年因全球部分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进口的大豆、植物油、棉花和天然橡胶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上述商品的进口平均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0%、16.1%、29.7%和33.1%,因价格上涨因素造成上述产品进口合计比2002年增加支出17.8亿美元。进口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与国内市场相互作用,也推动了国内粮油价格上涨,从而进一步刺激相关商品的进口猛增。如2003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541万吨、价值25.8亿美元,分别增长69.6%和96.9%。  

  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最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虽然已经缓解,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加入WTO背景下,中国农业有两个不能回避的基本事实:一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与国外大规模现代化农业难以竞争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出现逆转;二是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环境,在短期内也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变。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做出了广泛而重大的承诺,既没有发达成员对农业的高额支持和出口补贴,也没有发展中成员的高关税保护,因此,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将长期存在。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并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口号。

    (张炳政)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