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正和超市"蒸发" 供货商两三百万货款悬了
发布时间:2004-08-10 | 信息来源:当代生活报
8月9日,近百名供货商聚集在南宁市友爱路和安吉路口的正和超市安吉店的门口,欲向已经关闭了的超市讨还货款。警方派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供货商们未做出过激的举动。
超市关门 老板“失踪”
据了解,由于运营成本过高,正和超市安吉店在今年6月30日起停止营业。众多的供货商急忙选派代表与超市方多次交涉,请求给付货款,但均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7月9日,正和超市发出了给众供货商的一封信函称:正和超市承担起供货商的每一笔债务,并保证以平南店(正和超市平南店)良好的经营业绩予以偿还;从8月1日起,每个供货商将可收到至少一笔货款,具体金额视经营状况及融资进度而定;请供货商告知对此方案的态度,不管支持与否,将逐步还清每一笔债务,分歧之处,双方协商解决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信函的后面还附有超市主要领导的电话号码及法律顾问的电话号码。
供货商们看到了超市的诚意,以为事情会有一个圆满的解决。然而从7月10日起,供货商们发现,原来还存有货物的商场一夜之间已被搬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一些垃圾。而这个时候再打超市老板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供货商应引以为戒
据一位姓唐的供货商反映,这次正和超市共欠了240多家供货商的货款,总金额在250万到300万元之间。众多的供货商在现场纷纷向记者诉苦。在讨债的队伍当中,记者看到不乏一些知名的品牌或公司的代表,如通化葡萄酒、南宁龙凰葡萄酒、桂林洁伶公司、南宁隆力奇公司等等。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位法律界人士。他认为,南宁市多次出现供货商被商场拖欠货款甚至商场携款失踪的事件,造成供货商严重受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目前供货商在行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供货商往往在进场之前就与商场签订了一些不平等的合同条约;当货款一旦“蒸发”,供货商往往呈现较弱的组织讨债能力,维权意识薄弱,不知如何寻求保护;有关部门没有相应的行政法规来规范商场的经营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曾多次拨打正和超市主要领导所留的手机号码,但不是不在服务区就是电话号码已停用,故无法采访到超市的一方。
当记者发稿时,供货商代表给记者打来电话,称他们集体商量后决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