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又多、极玖购物相继停业 天津超市面临洗牌
发布时间:2004-05-26 | 信息来源:天津日报
中外超市前一阵子跑马圈地,急速开店,创造了近年开店的最高纪录。而近日传来的消息证实,并非开了店就能火,有些超市得到市场的认可,进入了收获期;而有些卖场已经关张,或处在惨淡经营状态中。这一切表明,超市业正面临着残酷洗牌。
中外超市抢点占位
近两年,是中外超市业布局达到“疯狂”的程度。家乐、世纪联华、津工、物美、家乐福、沃尔玛、万客隆、麦德龙、好又多、普尔斯马特、易初莲花等,各自开足马力,抢占最佳商圈,实现在津的开店计划。然而,急速抢点占位,大卖场过于集中等现象,一开始就给人留下许多悬念。
进入3月好又多关张;4月卫津路上的极玖购物停业。同时,一些世界级的大牌超市,为缓解经营成本的压力,被迫压缩了卖场空间;也有一些大卖场始终艰难度日,难以摆脱困境,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一些外资超市虽携成功经验踏入本土,但难免有闪失和水土不服现象。据业内人士分析,好又多支撑不住的原因,主要疏于对本市商圈形成及聚集力的掌握,对周边竞争环境不了解,除此,在店面设计上有些不适应,店家对百姓关注的商品也不十分明确等,种种因素使其失去了吸引力。记者了解到,本市一些中小超市也频频出现危机,主要是资金链和管理流程方面出了问题。这一切表明,激情投资开店,并不一定获得预期的成果,市场变数不可低估。
外资零售业六成亏损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外资零售业有6成处在亏损状态,其中多数是由于开新店造成的,但外资企业竞争优势还没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后劲非常充足。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本市7年的家乐福,从初期进入试探性的低成本、低投入,到现在逐渐追加投资,已牢固地站稳脚跟,创造了可观的销售收入,并已进入盈利期。据家乐福天津区发言人介绍,现已进入成熟阶段的初期,主要是服务的竞争。其内容是设施的改善,经营理念的提升,服务项目的增加。
超市业进入风险期
内外资超市在同台竞争中,优劣势已明显地暴露出来。从资金、选址、采购配送到管理技术、营销技术、服务理念及人员素质培养等,外资超市的示范作用愈发重要,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一些内资企业尚处在粗放经营阶段,对业态本身的服务内涵认识浮浅,成本控制意识跟不上,发展后劲已明显不足。造成本市一些区域内的中小超市,只固守小城池,难以扩大连锁,只能在维持边缘求生存。
外资零售业看家本领还没完全使出来,这是业内人士对未来零售业的基本估计。今年底,将要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这预示更猛烈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目前,在本市处在工程阶段和正在前期运作的欧尚、易买得等将陆续显示实力,一些以便利、折扣模式为主打的外商正酝酿进入,加上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先期进入的还未完成的布点计划,随着大卖场的快速增加,淘汰竞争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