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8家大型超市大战平阳路
发布时间:2004-05-24 | 信息来源:中华零售网
美特好、华宇、田森、华联、梅园百盛、长风、山姆士,加上即将于一个月后开业的洋超市沃尔玛,在不到2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居然有8家大型超市。这让山西华联超市办公室主任孙建多多少少感到惊讶。而对于生活在平阳路一带的老百姓来说,频繁的降价和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则让他们目不暇接。
对于大型超市网点设置过密和建设混乱的局面,太原市商贸委有关人士称新的规划正在等政府部门批准。
逛超市赶早市
5月22日一大早,田森超市免费接送车拉来了满满一车光顾超市的消费者。由于是星期六,与平日大多数是老人的情景相比,当天的年轻消费者要多一些。从去年10月开始,田森超市20多辆免费接送车每天都要这样迎来送往。消费者像等待公交车一样,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隔一段时间就要排长长的候车队伍。和田森超市一样,山姆士、美特好、华联等超市每天也要开进开出自己的免费接送车。
在美特好平阳路超市外墙上,让人心动的巨幅促销宣传画在风中起舞。家住附近的柳先生说,看着“在美特好您省得更多”的广告语,即使只有几种商品在进行低价促销,但哪个消费者又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一位超市工作人员称,超市每天都要推出一些促销商品,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创造更多商机。
为了买便宜的鸡蛋、肉馅、小米等等,一些超市几乎是每天都有许多老人在排着长长的队伍。由于超市对这些低价商品采取限量销售,这些老人在购买到商品后会到后面再排队,以期得到第二次购物的机会。有些消费者还会因为有人插队而发生争吵。
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走,会有超市的工作人员将一些宣传画塞到你的手里,各种各样的商品宣传画非常诱人。还有一些人会在单位里收到超市寄来的宣传画。“有时即使是离超市有几里远,如果有需要的东西,还是忍不住会去看个究竟。”消费者王先生如是说。结果是,买上了选好的东西,花费也超过了来时的预算。
竞争日趋激烈
太原市超市连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并在90年代中期有了快速发展;到2003年年底,1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市已达到11个,主要分布在太原市迎泽、杏花岭、小店区,其中,仅小店区的超市就有8家之多。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批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理念先进的连锁公司脱颖而出,大型仓储超市美特好迅速扩张成太原市连锁业的龙头老大。山西省木材公司卢大爷说,美特好刚出现时多风光,办会员卡收钱、存包收钱、塑料袋收钱、用手推车也要收钱,过年买东西结账就要排几个小时的队。但山姆士和田森超市出现后,美特好收费服务项目就取消了,过年购物也用不着排队了。
收费服务项目取消只是超市竞争的一个开始,低价位真正拉开了大型超市的竞争序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田森超市,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排着长长的队,目的就是为购买价格比外面低0.5元左右的鸡蛋。
一位大型超市经营者告诉记者,超市争夺的目标就是客流量,因此,必须费尽心机去准备顾客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从而将更多的顾客吸引到自己的超市来;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就必须做到上货架的生鲜产品新鲜、质量高和价格便宜。据统计,在超市销售总额中间,食品所占的比例约为60%。而在食品经营中,生鲜产品,如蔬菜、肉类、水产品和水果等,不仅在食品中所占份额大,同时也是顾客购买频率最高的商品。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愿意每天进超市购买这些商品。
据了解,沃尔玛在全球最常用的一个竞争手段就是低价位。而对于太原的大型超市来说,低价位竞争还只是个开始。一些消费者在谈到沃尔玛的开业时说,现在大规模促销活动成了超市抢夺客源的惯用手段,但往往只是同类商品中的一款做超低价、加大宣传,就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普遍低价的感觉,从而促进其他商品的销售。希望在洋超市的冲击下,消费者能得到一些真正的实惠。
拼尽价格拼服务。从华宇、田森、美特好等大超市购物出来,收银员都会询问是否有会员卡,并且告知有会员卡某些商品可以享受更低的会员价。比如一袋火腿肠,会员价会比零售价低两毛钱。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会员卡除了可以享受低价外,还可以在积到一定的积分后获得超市的赠品,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超市稳定了客源。2003年10月中旬,田森超市首次在超市中开通免费接送车,到目前已有6条线路之多,免费车辆21台。同年12月,省城学府街山姆士店开业后,免费接送车也同时开通。面对竞争,华联、美特好等超市也不甘落后,或租或买,纷纷开通购物免费接送车。家住太原市义井的张女士说,现在超市大部分集中在市区,有免费接送车,我们住的远的人购物成本没有加大。各超市负责人谈起免费接送车时认为,尽管这无形中加大了超市的成本,但却延长了超市的销售链,同时对超市也起到了一种宣传作用。
在华联、沃尔玛这些外来超市在省城不断挑起竞争战火的同时,省内一些超市也迈出了向外拓展的步伐。山姆士超市已开到浙江温州;田森超市继在榆次开分店后,山阴分店也有望在今年六七月建成开业;田森正在与晋城市有关部门密切接触,计划建营业面积1.8万多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预算总投资8000多万元。
竞争力有待提高
尽管省城各大超市“打”得火热,但据太原市商贸委的一项统计分析,目前省城超市规模仍偏小,销售额的比重也较低——山姆士建南店2002年销售收入为2600多万元、美特好1亿多元。2003年美特好3家超市全年销售额大约在4.9亿元左右,而国内最大的华联超市仅2001年的销售额已达到140.6亿元。而沃尔玛日前公布,2004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已达到648亿美元。太原市商贸委有关人士认为,省城几家超市在管理方面没有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营销战略去占领本地市场,没有创造出具有自身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自有品牌,没有形成一套融资、营销、服务等方面的运行机制。这位人士认为,加强品牌建设要实现连锁企业良性发展,在供应链的整合上必须有新的突破。现在省城许多连锁企业的店铺与经营规模已经达到了定牌生产的批量要求,今后在开发自有品牌时必须注意利用已拥有的店铺网络资源,通过品牌的竞争来争夺末端通路的消费群体。
面对省城平阳路超市网点设置过密的现状,太原市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他们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目前商业网点的批准归太原市计委和规划局,网点办只有建议权而无管辖权。太原市商贸委分管商业网点的一位领导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他说,《2003年~2010年太原市商业网点规划》已送交有关部门讨论,等批准后有了管理权再说。据了解,早在1992年7月,省、市人大常委会就批准和颁布了《太原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2000年9月重新修订),该办法对全市商业网点的建设、规划、管理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相关部门配合不力,致使该建的商业网点(如住宅小区等)没有建起,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却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