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公告和上海上蔬公司合作推进农改超项目(改建或新建生鲜超市),充分体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我们认为,该事件对公司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公司农改超起家,通过此方式将实现对上海市场的有效突破(风险小、空间大),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示范效应。2)虽短期财务影响有限,但进一步打开公司持续增长空间,对其估值水平稳定提升亦有帮助。
优势互补,成功突破。永辉超市和上海上蔬公司(国有控股)共同出资一亿元设立子公司,经营生鲜菜市场(生鲜超市)自营业务(即农改超),是排他性强强联合。永辉持有子公司45%股权,上蔬公司负责网点改造、物流配送等事项,永辉超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
1)上蔬公司拥有丰富的上海地区蔬菜农产品流通领域、全国蔬菜农产品供应渠道和农贸市场相关资源,后续在改造菜市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生鲜超市定位4000平米以下,估计主营生鲜和食品日用品相关品类。上蔬公司和永辉超市承诺在合资期间不在上海单独或者与其他公司就该业态开展零售合作关系,不包含永辉已经或即将从事的5000平米(含)以上卖场和大卖场业态。
3)上蔬公司计划在今年取得5-8家菜市场网点,2014-15年分别取得20-30家网点,到2015年底争取达到100家菜市场网点(预计永辉2015年底原预测门店数在380多家)。
农改超新店客流充沛,培育期应较短,预计明年可逐步开业。 在原址改建或新建可以有效吸收菜市场原有消费群体,但定位在目前门店基础上更突出本土和差异化(如生鲜加食品,并非只卖生鲜),加之双方强势合作,预计正常一年内应能够盈利(和现门店差不多)。由于农贸市场合约通常1年1签,前期还需相关事项协调和改造,因此门店真正开出尚需时间。
农改超适应发展趋势,永辉是成功典型,具有一定示范效应。 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其分散性和复杂性带来的管理难度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亦较为突出。目前来看,永辉从该业务起家,且已实现可复制和跨区域发展,上海地区突破若成功,中长期可能带来新城市效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