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走高拉紧绳索 企业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1-06-20 | 信息来源:重庆商报
5.5%,这个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数字,是上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5月份CPI数据。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CPI第三次破五。在无法回避的通货膨胀面前,企业家们如何看待这个让人神经紧绷的数据?当前的形势又将对各行业的未来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期老板下午茶请来了零售业、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的企业家们,面对CPI走高导致的一系列压力,谈了他们的观点。
零售业
扩张可冲抵通胀压力
重庆商报:CPI持续走高并引发轮番调控,不知您是否有所关注,有何见解?
翁海辉: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肯定会关注。
我们做零售的,接触的货品很多。相比较农产品涨价,在我们看来,加工制造等行业受通胀的影响更大。不过,这些产品不像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必不可少,因此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前两天我亲自逛了一下我们的超市,真的是吓了一大跳。就说洗脸用的毛巾吧,在我的概念里,一条毛巾应该只有几块、十几块钱,但是现在,稍微厚实点的就要几十块钱。不过我认为,CPI上涨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形势,没办法阻挡,政府要做的,就是要让CPI涨得稍微缓一点,让市场能够消化。
重庆商报:有人认为,对零售业来说,通货膨胀不仅不会带来冲击,反而会带来一些利好,至少营业额上去了。您怎么看?
翁海辉:没那么简单。也许零售业是满足基本消费的,但并不代表不受影响。举个例子,房地产商资金紧张,物业无法按期交接,我们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大环境,没有哪个行业能独善其身。
物价高了,东西贵了,我们的营业额确实在上涨。但是利润呢?利润并没有同速增长。为什么?因为租金、人工、损耗等成本也在涨。同时,一旦通货膨胀跨越了一定的幅度,人们的消费行为必然发生改变,此时产品价格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也将表现得异常明显。面对CPI的高涨,消费者一方面会减少实际购物总量,另一方面会增加低价产品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
重庆商报:企业的利润如何保障?
翁海辉:相比其它行业,不能否认零售业在通胀背景下的优势――由于销售的是满足基本消费需求的商品,销售不会过多地受CPI的影响。所以,此时扩张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有些乏力,但对于零售业却是一个出路,是一个冲抵通胀压力的手段。
以我们的战略来说,就是进一步扩张。今年我们将在全国发展40~50家门店,把网点分布在11个省市,进一步扩大营业规模,保障利润规模。当然,扩张也迎合了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
第二就是精细化管理,节能降耗。生鲜是我们的特色,但是在流程中,损耗非常惊人,这就是成本。如何降下来?要靠建立配送中心,减少散装食品。在我们的内部体系里,有个名词叫“平效”,即每平方米的效率。这些,我们在重庆也在做。
餐饮业
迫使企业向工业化转型
重庆商报:CPI持续走高并引发轮番调控,不知您是否有所关注?
刘英:做生意,对大环境肯定有所关注,但是我看CPI不仅是看数字,而是看我们自己的账单:猪肉、蔬菜、房租、员工工资……全部都在涨。虽然高物价带来的压力让企业步履维艰,但大家面对的环境都是一样的,生存的环境不再如以往宽松,正是磨砺生存能力的时候。
重庆商报:这样的环境对企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英:这一波以农产品、能源涨价引发的通胀,餐饮行业的感受是最直观的。虽然我在家里不会亲自买菜,但员工会告诉我,猪肉涨价了,比2008年还要贵;物价涨了,员工的生活成本高了,该给他们涨点工资了……酒楼要经营,没猪肉行吗?员工要生活,不涨工资行吗?企业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却越来越薄。过去,餐饮业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毛利超过50%常被挂在嘴边,但现在,这些只是历史了。
不过,相对于其他行业,餐饮行业相对比较轻松,因为现金状况良好,对贷款的需求相对较低。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调控行为,可能不会让企业的经营受到太多影响。
重庆商报:餐饮企业该如何应对?
刘英:换个角度讲,这样的压力,让企业有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感。我觉得,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转向工业化,将成为餐饮业发展的一个趋势。餐饮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如何降?机械化。
举个例子,我们包包子需要剁馅,100公斤猪肉需要五六个工人剁上大半天,但现在买了一种斩拌机,3分钟就可以搞定。买一台机器要10来万元,但只需一个工人操作就可以完成,两年省下的人工成本也有十几万元。我有一个思路,就是在特色菜品上保持人工操作,但在大众型菜品上更多地依赖工业化、标准化。一方面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另一方面便于扩张。
第二是向源头要利润。不少餐饮企业都开始向上游延伸,做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甚至直接建基地,改变以往把餐厅作为唯一终端的盈利模式。
最后,就是节能降耗。
我认为,也许这个时候不适合扩张,但需要企业做精、做细,做出高效率。
地产业
加息会令房企资金更紧张
重庆商报:CPI走高对房地产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让房价再度走高吗?
代育松:通胀对楼市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胀会造成买楼者增加”。不同类型的商品房,在不同时期受通胀的影响不同。
通胀初期,购房者处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往往一拥而上买住宅。从公司的二手房成交数据与一手房代理的楼盘成交量就能看出,国内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通胀预期阶段,这个阶段,多余的货币在股市和楼市。2009年7月份,股市走高,7月份以后楼市开始走高。但这时的CPI并没有显示出通胀的苗头,因为多余的货币还在股市和楼市中,还没有进入食品和日用消费品领域。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摆脱金融危机,进入复苏阶段。
从现在来看,5月份的CPI为5.5%,江南由大旱转入大涝,有人预计下半年粮食产量下滑,目前猪肉价格也在走高,下半年物价指数压力较大。但目前国家正在进行调控,较大的CPI压力很可能招来严厉的调控,比如加息。
加息会导致市场资金收缩,资金将抽离楼市。对房企的影响则有两个方面,一是资金回笼慢,二是成本增加。从目前的成交情况看,资金正从住宅市场撤离,由于严格的信贷政策,一些对楼市有刚性需求的人,购房的速度也在放缓。
重庆商报: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具体反应?
代育松: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住宅市场的严厉调控政策,商业旅游地产销售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拥有较好自然资源的旅游项目,其资源稀缺,购买力较为强劲。从较远的时间来看,如果CPI进一步走高,导致央行把利率提高,消除负利率,那么,偏大户型的普通商品住宅销量会下降,对开发这类户型的房企来说,资金会比其它房企更为紧张。
金融业
中小企业贷款更难
重庆商报:CPI高企,存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越来越难。面对这一窘境,中小企业是否开始更多地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
林峰:从客户经理和门店接待的客户数量来说,近两个月来,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量明显增加,主要是一些受原材料上涨后流动资金压力陡增的传统制造业。虽然贷款需求量增多,但小额贷款公司受资金来源有限的影响,实际的业务办理量仍旧没有大幅增加。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贷款是公司的注册资金。2009年,我们曾向国家开发银行融资2500万元,但面对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现在放贷已经捉襟见肘,只能依靠到期回款的钱循环放贷。今年内我们计划再次增资,已经向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正在等待审批。这次“弹药补给”的数量还没有最终确定,是分步增资还是一步到位,也没有定论。
重庆商报:能否分析一下更多中小企业转道小额贷款公司的原因?
林峰:一方面是贷款审批快、放款速度快。另一方面是担保机制灵活,抵、质押范围广。同时,贷款利率有弹性,即基准利率的0.9~4倍,满足了客户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
重庆商报:面对中小企业旺盛的融资需求,贷款门槛有没有变化?
林峰:对于不同的企业,贷款利率会有差异。对一些还款实力不强的微小企业或个体户,贷款利率肯定会上浮而且可能达到上浮4倍的上限。但对于资信条件好和现金流稳定的企业来说,贷款利率可以只上浮3倍。
贷款审批门槛上,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企业还款来源的规划性和财务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现在我们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真实的收款单据,对于无法出示单据的,将下调贷款额度、上浮利率,或者拒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