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同道官微
首页 > 媒体聚焦 > 详情
福州构建区域性商业中心 众多商业项目纷纷落地
发布时间:2011-06-10 | 信息来源:福州晚报
  5月16日,毗邻闽侯南通果品批发市场的一个工地上,十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规划用地约3000亩的海西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项目动工。此项目主要包括奥特莱斯世界品牌折扣店约500家、海峡国际五星级酒店、海峡游艇俱乐部、温泉会所、美食一条街、世界品牌酒吧一条街及商务大厦、写字楼等,建成后将填补福州高端商业和新型旅游消费的空白。
  
  海西奥特莱斯只是去年以来落户福州的几大城市综合体之一。去年12月,经营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金融商务区万达广场开业;今年5月6日,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由英国零售巨头特易购打造的乐都汇购物广场在金山浦上大道开业;5月18日,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晋安区五四北泰禾城市广场动工;5月21日,工业路上总建筑面积46.9万平方米的福州苏宁广场奠基;接下来,工业路上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红星美凯龙三迪家居广场很快将开业;今年12月,金山浦上65万平方米的万达锦都汇购物广场也将开业。
  
  不仅如此,从去年开始,一批大市场开始在福州城区周边聚集。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会展中心——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亚洲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福州马尾水产批发市场、海峡西岸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福州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等相继投入运营。今年5月,海西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综合体——位于闽侯青口的海峡汽车文化广场投入使用。位于连江的海峡钢贸城、海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中心、苏宁物流配送中心等正在建设或规划。
  
  福州商贸服务业局的统计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底,福州城区2000平方米以上大型零售网点达77个,专业批发市场达83个,年交易额370亿元以上,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55个,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有38个。随着一系列大型商贸项目的落地和建成,这些数字将很快被刷新。
  
  种种迹象显示:一个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台湾的区域性商业中心正逐渐浮出水面。
  
  【实况点击】
  
  众多商业项目落地
  
  商贸格局发生质变
  
  “一条扁担挑两个箩筐”,是福州历史商业格局的形象写照。一条扁担,说的是八一七路,两个箩筐是指两头的东街口商圈和台江商圈。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沃尔玛、麦德龙、好又多等就已开始进入福州市场,随后世纪联华、国美、苏宁、百安居、家乐福、喜盈门等也在福州大开分店抢占市场,本土的永辉、新华都、拓福等也迅速壮大起来。不过,真正让市民感到福州商贸明显变化的则是近几年。
  
  2009年前后,蓄势四五年的工业路万宝商圈凭借其30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成为后起之秀,百货、超市、影院、游乐城、餐饮等一应俱全,人气不逊于东街口和台江商圈。
  
  正当业界认为福州商业旺圈的“三国鼎立”之势成形之际,2009年底万达强势进驻新区域——东区,经营面积40万平方米的金融商务区万达广场,去年底一开业便受到市民的热捧,日迎客量达数十万人次。福州商贸由此也迎来了超大体量的城市综合体时代。
  
  今年5月初,由英国零售巨头特易购打造的乐都汇购物广场开启了浦上商圈,这是福州新区商圈的又一突破。虽然其经营面积仅5万平方米左右,但开业至今,每天的客流量均达到六七万人次。事实上,浦上商圈还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今年12月,与乐都汇仅隔两三百米的仓山万达广场锦都汇将开业,面积达65万平方米。届时浦上商圈将是福州体量最大的商圈。明年,华东最大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也将加盟浦上商圈。福州商圈无疑已经进入群雄割据、战国争霸的新时期。
  
  其实,福州目前规划与在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还有十几个,按这些城市综合体的体量,每一个都有可能造就一个独立的商圈,而这些城市综合体多数分布在福州的新区。这也意味着,3年内福州的仓山城门、闽侯南通、马尾等地都可能出现新的主力商圈。伴随这些大型商业项目的将是新一批零售巨头如居然之家、王府井、大润发等的进驻。
  
  在新商圈四面扩张的同时,福州的老商圈也没有闲着。东街口商圈借地铁开建进行升级,东方百货东街店有关负责人介绍,除现有的三四十个国际品牌外,今明两年还将引进更多的国际顶级品牌。万宝商圈也将随着红星美凯龙、苏宁广场等的进驻而扩容一倍左右。
  
  福州商家放眼海西
  
  区域性影响力渐显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按目前福州的城市人口,是否有如此大的消费力来支撑这些城市综合体。不过,福州的商家看到的却是更大的消费群体。
  
  环球奥特莱斯世界名牌折扣城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区投资总经理陈勇表示,福州奥特莱斯购物城面向的不仅仅是福州地区的消费者,公司要打造的是海西第一城,作为福州市标志性大型建筑群及高端旅游消费的商业中心,辐射全省、海西地区和海峡两岸。
  
  “从长远看,随着福州旅游城市名片的打造,像东街口商圈等以后迎来的可能更多的是海内外游客。”福州东街口不少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如何定位自己的商贸,福州早有规划。不少市民注意到,前几年福州粮食批发市场就从城区搬到了闽侯。2010年4月前后,福州水产批发市场迁到了马尾。2010年9月,位于鳌峰的蔬菜、果品、副食品、肉类冻品和畜禽加工等五大批发交易市场集体搬迁至闽侯南通,整合成为福州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
  
  福州批发市场之所以要搬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要做大做强。记者注意到,这些批发市场迁移后体量大增,像福州粮食批发市场从原来的占地108亩扩大到了539亩;水产批发市场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达450亩,预计年交易额近300亿元,是亚洲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平台;福州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的规模是旧市场的1.7倍,年交易额可达200亿元,是海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设备最完善的现代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根据我市的计划,类似的大市场将进一步外迁或开建,位于闽侯青口的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已于今年5月投入使用,位于台江鳌峰的花鸟市场、辣椒批发市场的搬迁正积极推进,位于连江的海峡钢贸城、海峡现代医药物流交易中心、苏宁物流配送中心等正在建设和规划。
  
  有关专家表示,批发市场的外迁是福州立足长远发展的重要一步。福州粮食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说,批发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不只辐射全省,也会吸引很多省外商户。水产批发市场和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的辐射面均已超出福建省。
  
  【《海西规划》摘要】
  
  推动建立统一市场。积极开放市场,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和封锁,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加快区域内市场资源整合,发展壮大闽浙、闽赣、闽粤边贸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协作。加快发展区域性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畅通流动。
  
  【专家解读】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林红(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福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强化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功能和经济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
  
  在海西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中,福州要立足福建,服务海西,面向台湾,全面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自然文化旅游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对台合作交流服务中心、信息研发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发挥省会城市集聚辐射的带动作用,努力构建海峡西岸服务业中心城市,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提升良性互动。福州鼓楼区已获批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我个人认为要以鼓楼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经验与示范效应,带动福州服务业改革,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
  
  未来福州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两个方面。一是依托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和传统商贸中心的综合优势,优化布局,构筑“一核引领、两翼拓展、三轴延伸、多极联动”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总体发展格局。“一核引领”是指主城区作为福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区,以高端服务功能为主导,以金融、商务、会展、信息、高端零售、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两翼拓展”是指要服务于临港工业南北两翼的拓展,体现产业功能的特色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三轴延伸”是指要以地铁轴、闽江轴、乌龙江轴为三条主要轴线,优化商贸服务业布局。“多极联动”是指充分发挥福州市商贸服务业核心区和发展轴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县域服务业联动发展。二是围绕以上提出的福州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重点在以下方面突破: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商贸业、加强服务业政策扶持和载体建设。
  
  福州与台湾在发展商贸服务业过程中,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与空间。服务外包是“十二五”期间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福州在动漫创意外包、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可以突出福州市对台区位和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力争在榕台物流、信息、金融等服务领域合作实现新突破,联手建设海峡西岸服务外包示范区和服务外包基地。
  
  福州还可以依托“5·18”海交会、“6·18”项交会等会展品牌,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吸收台湾办展先进经验,以创建海峡西岸会展名城为目标,以产业优势、海峡西岸区位特点为依托,以会议、展览、赛事、演出和节庆活动为载体,联手打造“海峡牌”展会,推动榕台会展业的双向交流、合作与发展,不断拓展海峡两岸品牌会展,促进展会规模、影响力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利用对台优势
  
  加强两岸合作
  
  王开明(福建省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应当加快发展现代化的服务业。福州是海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几年商贸业迅猛发展,已拥有较海西其他城市更好的商贸业基础。福州作为福建省政治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以及在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都决定了福州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应该起到龙头作用。
  
  未来,福州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即:发展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即:商贸业和旅游休闲产业。要利用好对台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岸合作。
  
  努力建成海西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
  
  林厚新(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局长):《海西规划》发布后,我市商贸服务业立足“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将着力构建带动全省、辐射东南的区域性现代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连锁超市、专业市场、会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将得到迅速发展,形成现代商贸服务业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福州市将在商贸体量逐渐增加、商贸档次不断升级的同时,优化商贸结构,构筑“一核、两翼、三轴、多极”的空间布局,努力建成海峡西岸商贸流通业中心强市。根据《福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1~2020》,今后十年,我市商业规划将着重发展品牌商业、特色商业、绿色商业、科技商业,着力构建以连锁经营为主的城乡消费品流通体系;以商务服务、物流配送和专业会展为主的生产性服务支撑体系以及基于产销对接和信用管理的农村流通体系。商业网点也将根据各区域发展类型和不同特点,拟分为重点拓展类、特色发展类、改造提升类和功能配套类等四大类型进行规划。
  
  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到2015年达到3350亿元,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
  
  

积分查询永辉卡查询永辉卡管理章程法律声明客户服务廉政举报切换至「电脑版」
Copyright © 2006-2020 YONGHUI SUPERSTORE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西二环中路436号  消费者服务热线:4000601933 闽ICP备05003392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 35010202000593 法律顾问:通力律师事务所 翁晓健、张洁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