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大坪,在建的龙湖时代天街项目。 (记者 张路桥 摄)
大坪位于渝中、九龙坡、沙坪坝三区交汇处。
交通的便利,让大坪地区(大坪街道、石油路街道)聚集了20多万人,成为渝中居住人口最多的地区。而居住此处的市民,购物休闲不是到解放碑商圈,就是前往杨家坪或沙坪坝商圈。一直以来,大坪都在扮演着“过道”的角色。
昨日,本报记者从渝中“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获悉,5年内,将在大坪再造主城核心商圈。在一平方公里区域内,修建商务楼宇和步行街,汇集100万平方米商业,成为继解放碑之后的渝中第二商圈。
商圈规划
面积大约一平方公里
目前,大坪街道、石油路街道仅登记居住人口就有近20万人。一直以来,渝中区政府对大坪片区都有商业中心的定位。然而现实却是,除了百盛商场、永辉超市、新世纪百货、万友康年酒店(四星)、电子通讯市场外,剩下的就是一些零散小商业。现状与“商业中心”的定位极不匹配。
渝中“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做大渝中西部都市新核”。这个“新核”,指的就是大坪地区。而“做大”的途径,就是在大坪地区再造核心商圈,意欲借商圈经济的辐射和拉动,树立大坪都市新核心的地位。
渝中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邓开伟介绍,核心商圈的区域,指的是大坪区域内长江二路、石油路、高九路围成的区域,大约一平方公里的范围。
大坪商圈还在规划中,但渝中区政府已启动了大坪商圈的前期工作。上周,渝中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坪商圈的未来交通。目前,由该区发改委牵头,正在做大坪商圈的交通规划。
渝中区商委主任徐庆红说,专题会议确定的原则是,商圈内部区域相互串联、无缝衔接;对外,则快速畅通。希望再造的大坪商圈,交通规划超前,别在交通上犯“病”。
商圈支撑
建大型商业及换乘枢纽
5年内建成的大坪商圈,将是何模样、又靠什么支撑?
该规划建议稿提到,大坪商圈,以龙湖时代天街为引擎,借助英利七牌坊商业中心、万科锦程等一批大型商业、商务地产项目,以及公交换乘枢纽来支撑。
“两到三年,大坪就会形成100万平方米的商业规模。”徐庆红说。
目前,号称“亚洲最大购物中心”的龙湖时代天街,已进入一期售房倒计时程序。
龙湖时代天街项目经理吴灵介绍,龙湖时代天街项目13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就有60万平方米,其面积是观音桥北城天街的4倍。商业运作上,将在大坪复制“天街”模式。商业业态,将锁定中高端品牌和专业卖场。
“大坪商业项目,还将是‘天街’的升级版。”吴灵说,项目中心有超2万平方米的中央购物广场,还将有溜冰场、大型书城等商业配套设施。
与龙湖项目毗邻,位于大坪转盘旁的英利七牌坊商业中心,正在深挖地基。这个在解放碑建造过纽约·纽约的开发商,将在大坪商圈再造地标建筑。据悉,英利七牌坊项目有3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占六成。
在英利项目旁边,重庆开投集团已拿下地块,将建一个公交与地铁无缝连接的换乘中心。这一交通项目,将直接为商圈带来大量人流。
龙湖项目斜对面就是万科锦程,万科也布局了近10万平方米的商业。再往前走的高九路两侧区域,便是占地500亩的渝中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该项目将在近期开工。
渝中区委办负责人称,依据定位,将吸引更多实力企业将行政研发总部或商务电子结算中心设在该园区。
徐庆红谈到,总部经济园区设在大坪,将直接带动商圈商务楼宇经济。同时,高九路高档汽车4S店一条街已初步形成。伴随这一业态成熟,必将增添大坪商圈人气。
徐庆红说,目前,大坪商圈区域内各商业项目是分头在建设。下一步,政府将新建道路或步行街系统,将分散的商业体连为一体,形成“圈”。
商圈特色
突出文化和创意
大坪商圈区域,虽汇集大量人口,但相距解放碑、杨家坪、三峡广场、南坪等几大传统商圈,都不算远。大坪作为“新”商圈,商业成熟度一时将难以赶上。如果大坪商圈再同质化发展,不少市民担心大坪商圈建成后,人气难以聚集。
“避免大坪商圈同质化发展,也是我最关心的。”邓开伟说,目前,政府正在引导开发商,让大坪商圈走特色差异化道路。
邓开伟说,渝中区政府有个概念方案,就是突出文化和创意。创意这块,借助总部基地以及电子通讯市场,以吸引更多的创意公司进入商圈。在文化特色方面,邓开伟坦陈还不够清晰,目前还在提炼探寻之中。
徐庆红则认为,目前大坪留不住人,是市民找不到购物休闲娱乐的地方。几大商业项目完工,形成商业产业链后,将改变大坪是“过道”的历史。同时,大坪区域新增房地产投入使用后,还将增加居住人口。这些优势,都能让大坪人气快速聚集。
对大坪商圈的未来,开发商们都信心十足。龙湖的吴灵举例说,当初,龙湖在观音桥打造北城天街,基础条件比现在还差。他坚信在政府推动下,大坪商圈成熟周期会更短。
对大坪建商圈,社会上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打造大坪商圈,渝中是否会作茧自缚,影响到解放碑。
对此,徐庆红认为,大坪建商圈,不会对解放碑商圈构成冲击,两者市场定位是错位互补。
徐庆红说,解放碑商圈特色在高端商贸和最前沿时尚,代表重庆,吸引外来的各方游客。大坪商圈则将依托七牌坊历史文脉,侧重文化体验、商务和生活配套服务,更多满足区域内及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
(记者 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