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府发补贴缓通胀压力 统计局否认全面通胀
发布时间:2010-11-12 | 信息来源:中国经营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4. 4%,为年内首次突破4%,创24个月新高。全面点燃“抗通胀”的战火。在4.4%这一抽象数字的背后,是居民对诸多商品价格一年来“此起彼伏、轮番上涨”的直观感受。
统计局否认全面通胀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说,蔬菜、水果上涨快,主要原因除了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裕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超预期。一是国外农产品大幅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超过预期。另一原因则是今年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重发。
盛来运表示,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仍然很大。针对10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现实,盛来运指出,这有季节和物价的因素。
有记者问全面通胀时代是否来临,盛来运表示,这次价格上涨是结构主导型上涨,非食品类价格开始上涨值得关注。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9日表示,今年物价指数将比3%略高。要实现年初制定3%的物价指数,盛来运昨天表示“必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多地启动“临时价格补贴”机制
据媒体报道,广州、山东、内蒙古、浙江温州、宁波……高企的CPI数据激活了 “临时生活补助与CPI挂钩联动长效机制”。正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所说,为控制物价涨幅,各地民政部门相继宣布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以缓解近期粮食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体带来的生活压力。
广州市民政局决定在11月和12月对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和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发放两个月的临时物价补贴。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的原因是因为低收入居民消费指数达到了一定程度。
这是广州今年第二次向低收入困难群体发放临时物价补贴,上一次为今年5月至7月。对于本次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广州市各级财政共需投入资金1296万元,惠及13.8万名居民。上述广州市民政局人士表示,如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达到4%并持续6个月,将考虑直接提高低保标准。
据统计,目前,共有山东、江苏、浙江等7个省建立了相关联动机制,已建立联动机制的大部分省市均相继启动了补贴。
福州蔬菜“限价令”
福州10日开始对大白菜、上海青、豆芽菜和空心菜等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至11日,福州永辉、新华都等6家主要超市的80家门店全部将菜价调至政府指导价之下,4种大路菜的降价幅度两日间普遍达到15%—50%。
福州市政府主导的“菜价保卫战”暂定为期两个月,是中国第一个政府干预、控制菜价的城市。年初以来,蔬菜价格不断上涨,部分居民利用阳台、屋顶种菜的新闻一时抢战报章主要位置。福州市民对这场“菜价保卫战”拍手称快。
福州市的价格指导模式为:蔬菜的零售终端与批发环节均有指导价。从实施两天效果上看,6家主要超市的菜价调整到位,蔬菜批发市场大部分批发菜价回落但依然高于政府指导价,而农贸市场蔬菜依然价格坚挺,不少超市内还出现了“倒菜族”。
取的方式是保住超市零售价,拓展本地蔬菜基地,降低批发市场商户运营成本。
在蔬菜供应方面,福州市商贸服务业局11日在此间表示,将新建40个千亩蔬菜基地保障福州蔬菜供应量。福州已有蔬菜基地面积约12万亩,其中常年菜基地5万亩,季节性或轮作的基地7万亩。
在降低批发环节运营成本方面,按照福州政府的要求,各蔬菜批发市场将采取措施降低商户经营成本,当蔬菜混合平均价高于3元/公斤时,市场免收5%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