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怪圈”解套还会有什么招?
发布时间:2009-06-23 | 信息来源:东南快报
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福州市启动60万生猪活体储备
13日,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正式启动国产冻猪肉收储工作。
而昨日,记者从省经贸委、市贸发局等部门了解到,我省猪肉价格虽在低位运行,但猪粮比价仍在合理范围内,因此暂不开展冻肉收储工作。
“我们将加大生猪活体储备量。”福州市贸发局副局长曾志清透露,福州市是一个大产区,每年生猪的出栏量达到300万头,其中调往外地的生猪达到100万头。这段时间,所有生猪直控基地都作为活体储备区,不足部分从其他养猪场调剂。按照福州市民的消费需求,今年生猪活体储备将增加到60万头左右。
而从长期来看,福州市畜牧局毛裕新处长建议,我国应学习发达国家,加大风险调控、加强价格预警、引入市场准入制,避免市场出现反复过度波动的破坏性调节情况。此外,养殖户要根据市场价格合理调整养殖结构,在猪价下跌时,减少能繁母猪和仔猪的饲养,减少市场供给。
试水多元化
面对猪价低迷,一些养殖户试水多元化营销以对冲风险
“养猪不如杀猪,杀猪不如卖肉的!在生猪收购价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我们今年将加大开店的规模,计划新开30到50家的肉品专卖店,以期用卖肉的利润来弥补养猪环节的损失。”福州光华养猪场负责人林长光对记者说。
天怡企业销售经理也称,为了提升品牌,今年底,在莆田拥有32家门店的基础上,天怡将在福州完成75家鲜肉销售网点的布局。同时,介于肉制品深加工的销售周期及销售半径比鲜肉长,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养殖的风险系数。因此,今后还可能侧重肉制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发展。
但福州鼓二农场董事长郑谋铨则表示,基于目前行情波动频繁,目前暂不考虑改变现有的产业模式,但不排除未来将做微调的可能。
当然,除了自救外,更有猪农呼吁,政府应启动低价保护政策。福清养殖户何国兴认为,不管是冻肉储备,还是活体储备,猪肉的保存期终究是有限的,以目前的冻猪肉库容,又能收储多少生猪,对当前猪价的滑落起到多少止跌作用?
如此情境下,寻求对生猪养殖产业的更好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何国兴呼吁应该尽快启动最低价保护政策,或者要求市场按最低保护价收购,实施价格补偿,由政府补贴农民实际出售价与最低保护价之间的差异。
猪价涨跌中
猪价涨跌过程中,从养殖到零售,到底谁更受益?
养殖户的利益和生猪收购价密切关系着。生猪收购价格高了,养猪户就挣钱了。生猪收购价格最高时,也就是2008年3月份的那几天,猪行业中最挣钱的就属养猪户。当时一头100公斤的猪可以卖到1900元,扣除成本1000元左右,挣了900元。
“最高时,一头猪可以挣40元左右。但平均下来,仍仅有15元左右的微利。”福州榕福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市要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平均加收20%左右后零售,农贸市场则平均加价25%左右后零售。
但自今年初,生猪收购价格一路走低,养猪户平均利润率由30%左右到基本持平,到现在的略为亏损。
据福建永辉集团监控的数据显示,从2009年2月中旬到现在,受鲜肉批发价格一路下跌影响,福州永辉超市经历了4次降价。其中,瘦肉由春节期间的25元降为现在的18.5元左右,上排由33元降为26.5元左右,前戈肉由20元降至14.5元左右。
“现在买肉真的便宜了,以前一斤肉要12元,现在只要9元,我觉得挺好。”在洪山农贸市场买肉的刘阿姨笑着对记者说。但刘阿姨又说:“这涨得快,跌得也快,怎么都觉得不正常,保不准哪时又大涨一气?”